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27 15:27

  本文关键词: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学分银行 基本构想 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学习 学历教育 学习者 职业培训 学分互认 建设内容 目标定位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分银行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本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梳理了我国建设学分银行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上海建设学分银行是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接着,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了上海建设学分银行已有的基础、基本构想和现阶段目标,包括上海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和重点建设内容;最后,对学分银行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些涉及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
【分类号】:G729.2
【正文快照】: 尊敬的各位来宾,与会代表,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一些思考。国际视野下对学分银行的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分银行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早在十年前,我们国家就开始了“学分银行”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代梅;;远程教育实施学分银行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彭飞龙;陆和杰;;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年28期

3 齐航;;北京市建立学分银行的理论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2期

4 彭飞龙;;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之学分银行的构建模式——以慈溪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5 杨黎明;;关于创建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年09期

6 郭青春;胡泽民;;打破教育层次壁垒 搭建服务终身学习课程平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1期

7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8 柳智毅;;学分银行的探讨与澳门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2010年12期

9 郭青春;;论开放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理念的可行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10 邓澳利;;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军;;普及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郑伯杰;;培育学习型老人 造就老年学习型家庭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作[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伯奎;杨少鸣;;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任务[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杨燕;;从生到死,我们边走边学——罗杰·布谢尔终身教育中国观的解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楼永木;裘荣法;楼金槐;;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6 刘海泉;陈建文;;终身教育: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应尽职责[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沈雅芬;;开放是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论成人教育中的基本“开放”要素及其内涵[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肖良松;;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学分银行[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何学书;周增清;;绿色证书“学分银行”初探[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军;申城构筑立体化终身教育平台[N];文汇报;2008年

2 吴有仓;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初探[N];甘肃日报;2006年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刘建同;推动终身教育发展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康淼 孟昭丽;闽建“学分银行”“课程超市”促终身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王有佳;成人教育试点“学分银行”[N];人民日报;2007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通讯员 赵冠中;广东可争取试点“学分银行”[N];南方日报;2011年

7 记者 吴晓向 实习生 刘秋炎;北京市总实施“学分银行计划”[N];工人日报;2010年

8 记者 易鑫;北京“学分银行计划”首批学生毕业[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通讯员 杨文生 靳婷婷;“学分银行”催生“校园发明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桂青;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5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6 熊伟;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8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D];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

10 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衡播;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春晓;“学分银行”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陈振;终身教育理念下英国产业大学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兵;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世沙;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自考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蕙芳;关于我国学习型社区构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2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32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