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与内蒙古的民族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05 23:25

  本文关键词:“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与内蒙古的民族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大跃进” 教育革命 内蒙古 民族教育


【摘要】:新中国的教育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一直是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为摆脱苏联模式,建立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即教育革命。教育革命对内蒙古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民族学校数量增加,少数民族在校生数量增加,各类蒙语教科书从无到有,蒙古语文教学受到重视等。这些都为后来内蒙古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革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以跃进的方式办教育,使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中国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发动群众大办各类学校,政府对此又没有采取必要的约束和管理;在普及教育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些都违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教育革命实行的过程中,把教师排斥在教学改革之外,不认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对教师展开批判;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师生参加体力劳动过多,出现以劳代教的现象,这些做法也降低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 综观“大跃进”时期内蒙古的民族教育,可以看出:把“教育为政治服务”片面的理解为“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会给民族教育事业带来灾难。要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不能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劳动教育”。同时,“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还告诉我们,要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7;G75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玲玲;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研究(1949-1956年)[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6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56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