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模式的理论述评
本文关键词: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模式的理论述评
【摘要】:家庭是儿童成长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场所,父母的教养实践既影响儿童的发展与适应,也影响父母的生活。提高父母的教养效能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A880088)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 forEffective Parenting:简称STEP)是目前影响较大、应用范围较广的父母训练模式,该系统的雏形是德瑞克斯与索尔滋(DrekursSoltz,1964)基于阿德勒的理论,设计并推动的有策略、有步骤的教养行为训练方案,在此基础上,邓克米尔等人(Dinkm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临;;针对儿童特点施教[J];中华家教;2003年01期
2 马丽欣;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04期
3 徐韵;;心灵教育——家庭教育的第一乐章[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0年06期
4 宋萍;符明弘;;家庭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6期
5 江雪;;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性[J];成才之路;2011年28期
6 田志军;;家庭教育指导漫谈[J];甘肃教育;2007年11期
7 陈美云;;实现“五个”转变 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997年02期
8 江雪;;论家庭教育的关系性[J];华章;2011年24期
9 潘贤生;加强双休日家庭教育之管见[J];教育评论;1997年02期
10 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2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7 刘霞;;健康的家庭教育该露面了[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左梅香;;落实《意见》精神 创新家庭教育[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邓德桦;;家庭教育思考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王海涛;;教师如何协助家长做好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代刚 乔虹;聚焦家庭教育儿童发展[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记者 陈玮 赵海旭 通讯员 周盼;教白领们学习怎样“读懂”孩子[N];杭州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张莉;家庭教育漫谈[N];甘肃日报;2007年
5 晓松;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和艺术[N];天津教育报;2007年
6 ;从自然型父母向教练型家长转变[N];成都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陶春;八省市家长科学素质调查情况[N];学习时报;2009年
8 全国妇联儿童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N];中国妇女报;2010年
9 记者 周润健;天津:相邻不相识,过半孩子时常没玩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记者 梁东麒;在百所学校培训万名外来工家长[N];中山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玉梅;在京朝鲜族父母育儿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海存福;西北回族民间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艳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燕;学习型家庭的理论研究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瑛;网络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6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5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