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对聋生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8 15:09

  本文关键词: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对聋生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聋生 手语 时间空间隐喻


【摘要】:通过2个实验,考察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和对聋人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实验1发现,聋人在动作水平上和视觉水平上都存在"左/过去,右/将来"的水平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按左键反应和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按右键反应的反应时更短;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左边错误率低,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右边错误率低。当材料呈现在右边时,出现呈现位置与反应方式的同侧优势效应。实验2发现,聋生无论在动作水平上还是在视觉水平上都不存在"上/过去,下/将来"的竖直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整个研究表明,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并未影响聋生的时间的水平方向隐喻,却影响了时间的竖直方向隐喻的形成。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人们在表达自己和对外部世界形成认知的过程中,往往借助于熟悉概念来描述新事物,这就是隐喻(metaphor)。Lakoff等人指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即把熟悉、已知、具体范畴的概念投射到抽象范畴的概念,形成隐喻表征。隐喻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1-2]。时间作为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红;;中国手语空间方向动词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周榕!400715重庆北碚;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3 刘丽虹;张积家;;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4 朱曼殊,武进之,应厚昌,朱腊梅,庄秀娟;儿童对几种时间词句的理解[J];心理学报;1982年03期

5 张积家;李德高;吴雪云;;青少年聋生的分类学联系[J];心理学报;2008年11期

6 张积家;宋宜琪;;盲人的时间水平方向隐喻的通道特异性[J];心理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明,陈骐;听觉障碍人群的言语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李德高;张积家;;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9 张积家;刘丽虹;谭力海;;语言关联性假设的研究进展——新的证据与看法[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10 方俊明,何大芳;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晓迪;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瑜;吴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田灵枝;;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的隐喻构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范继花;;方位概念“前/后”在汉语中的隐喻运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李菁华;;基于空间视阈的英汉时间隐喻差异性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单宝顺;肖玲;;“下”的语法化历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瑛;“前后”方位隐喻义的拓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陆欣;;浅析英语隐喻的句法结构特征及其语言学功能[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10 刘礼明;;从古诗英译看英汉时间隐喻异同[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蔡有恒;;英汉垂直性空间隐喻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雷江华;程三银;冯会;;我国特殊儿童认知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青;赌博任务下聋生情感决策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秀珍;俄汉语时间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士超;基于语料库的趋向动词“来”、“去”的语义认知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璐;灾难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姚诗思;Heart和“心”的概念隐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现代汉语方位词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姜;英汉词汇中时间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崔洋;对现代汉语中四字格“x前x后”的认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向花;时间在英汉词汇中的隐喻表征[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傅满义;儿童语言中的副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剑英;易明珍;;概念隐喻普遍性的认知体验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3 杨惠媛;;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认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5 周榕!400715重庆北碚;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6 李炯英;波兰语义学派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7 刘丽虹;张积家;;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8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吴念阳;杨艳芳;李海荣;;儿童书面语中空间维度词“大/小”使用的认知发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积家,陈俊;语言表达方式对科学概念语义提取时间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静;空间意象图式在时空隐喻理解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总志;;让我们的教法符合聋生的需要[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Z1期

2 郑虹,黄建行,邓鸿雁;聋生智力与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8期

3 汤凌燕,马红英;聋生使用笔谈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4 孙国云;;让聋生敢疑、乐疑、会疑[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5 志文;;转变教师观念 放开聋生手脚[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6 王萍;高文奎;;引领聋生走向自信[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3期

7 罗军凤;;如何提高聋生解应用题的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8 单多英;;聋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个案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9 周志英;;开放数学课堂 促进主体参与[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10 张洁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和;凌志根;;聋生自我控制的特殊性及自我控制的培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渔歌子;朱晓兰;;聋生的刺猬心态及其教育诱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锦;;聋生学习兴趣的现状与培养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4 陶新华;朱艳;张卜林;;聋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志和;凌志根;;聋生自我控制的特殊性及自我控制的培养[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渔歌子;朱晓兰;;聋生的刺猬心态及其教育诱导[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晓成;耿悦容;;农村聋生道德情感的特殊性及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苗苗;;让聋生在课堂上“动”起来[A];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刘金顺;;特校要加强对聋生家长家教的指导[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祁红霞;;浅谈聋生中拗生的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鹤壁市特殊教育学校 栾雪莲;舞蹈对提升聋生心理素质的影响[N];周口日报;2009年

2 毕节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聂志宏;浅谈尊重聋生在特殊教育班级管理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陶新华;初中聋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N];九江日报;2010年

4 黔南州特殊教育学校 唐清毅;强化聋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N];黔南日报;2011年

5 沈一文 汕尾市特殊教育学校;浅谈聋生背诵能力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1年

6 江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徐来庆 姚冬萍;促进聋生的语言生成[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毕节地区盲聋哑学校 赵珊;提高聋生书面语言能力之我见[N];毕节日报;2009年

8 毕节地区盲聋哑学校 赵珊;加强聋生词语教学 奠定聋生语言基础[N];毕节日报;2009年

9 延安市聋哑学校 杨晶晶;谈失聪生的思想转变工作[N];延安日报;2010年

10 亓振峰;试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聋生思维发展的作用[N];莱芜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运强;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聋生汉语语篇阅读中的回指推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袁斐;聋生出走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罗琳;聋生对网友约见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雪飞;中高年级聋生书面叙事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爱青;赌博任务下聋生情感决策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锦玲;聋生与健全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郭立红;基于高中聋生学习特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包葵;中学聋生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孙彬彬;聋生语篇阅读过程中的连接推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琰;榜样示范和认知系统激活对小学高年级聋生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6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