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霸权、教育控制与女性解放——对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历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文化霸权、教育控制与女性解放——对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历史考察
【摘要】:教会女学是中国近代女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中国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教会女学的设置目的既与普通教会学校有相同之处又有殊异之处;教会女学建构了显性宗教课程和隐性英美文化场域用以进行教育控制,但女传教士群体对课程进行了"知识加工";其客观上对中国女性的主体建构进行了一定的启蒙和引导。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民国时期江苏女子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CXZZ11_0847)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G776
【正文快照】: 如果将1844年玛丽·爱尔德赛女士(Mary Aldersey)在宁波创办的女塾视为教会女子学校在中国大陆创设的开端,将1952年院校调整视为其在中国的终结,那么,教会女子学校(以下简称“教会女学”)在中国的历程已逾百年。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女子学校教育,至今也不过170余年。由此可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谷忠玉;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4 段琦;清末民初美国女传教土在华的传教活动及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芳;;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4 陈剑光,翟云仙;教会大学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J];国家图书馆学刊;1999年02期
5 李霞;隐蔽课程建设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剑光,翟云仙;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发展史略[J];图书与情报;1999年02期
8 高耀明,张民选;回归传统还是走向未来──对我国女子学院复兴的初步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9 徐会爱;许晓光;;试论近代教会学校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本土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s,
本文编号:1269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6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