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国内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聋人大学生是高校的特殊教育群体。相关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由于本身的生理原因进而导致的言语和社交能力发展受阻、情感发展存在偏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等特征影响了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Abstract]:Deaf students are special education group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lated studies show that deaf college students' speech and social ability development is blocked due to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reasons, and there is a deviation in emotional development.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poor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inadequat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ffect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roble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残疾人教育建国以来一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51年至1990年间相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条款中提出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1994年我国第一部关于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令《残疾人教育条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原生;浅谈聋生消极的个性心理及其教育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李强,张然,鲍国东,姜海燕;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4 张宏华,郝小平;高校残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4年04期
5 朱业,沈幼生,昝飞;聋青少年学生学习观与择业观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4期
6 李强,张然,鲍国东,姜海燕;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7 张海丛;健听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8 余丽;聋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6期
9 肖阳梅;听障大学生学习和交往归因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10 庆祖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志强;曲艳;;北京地区残疾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于靖;王爱国;鲁毅光;;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李军;;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张健萍;卢培勇;;首都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学生事务支持体系的发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2期
5 王薇;;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6 李祚山;张文默;叶梅;;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祚山;黄小琴;叶梅;任能君;;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蒋柳;冯维;;聋校与普校中学生焦虑及其应对方式比较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冉苒;戴玲玲;;内地西藏班(校)初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10 成小如,李卫,李一石,李立环,顼志敏;医务人员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的压力感与心理状态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2 傅素芬;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综合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毛荣建;;听障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炳伟;李君;;听障学员在义齿技工培训中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4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监狱警察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星梅;大学生艾滋病的KAP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邢同渊;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源源;新疆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胡书兰;大学生情绪弹性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11年
9 郭异凡;高职学生人格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董文超;重听大学生边缘性处境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原生;浅谈聋生消极的个性心理及其教育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李满林;自我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永芳;“利己主义归因偏向”产生的原因及条件限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李江凌;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韩少梅;徐涛;王雁;朱广瑾;;学校-社会行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7期
6 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7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张雯;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9 王景芝,葛美芳;归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江苏高教;2005年03期
10 孙煜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李西营;张大均;;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2 李岚;;国内近十年来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3期
3 刘在花;;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1期
4 史鲁杰;甘东;陈国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述评[J];大众科技;2010年12期
5 水金;马尼亚·曼内斯库的《经济控制论》一书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6 胡可先;贯通文史 阐发精微——《冰茧庵丛稿》述评[J];天府新论;1988年04期
7 岁丰;2000年的信息技术: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9期
8 陈云卿;采用科研机构成果战略:先进经验的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9 陈云卿;熟悉商标对消费者接受广告的作用: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10 卢洁莹;孔子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吴守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颖心;常莉;刘润玲;;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丽华;;年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5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刘娟娟;张万军;李杰;郑睿智;冯晓明;黄芬;;安徽省某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燕;;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文邦;陈绥贞;谢曙光;;躯体形式障碍住院患者SCL-90结果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春光;理论的新发展 实践的新篇章[N];解放军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新 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比学 徐运平;权益绝不容侵犯[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寻找人类和解途径(述评)[N];人民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丽辉;拉困难企业一把[N];人民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卢新宁;为了人民的利益[N];人民日报;2003年
7 中行衢州分行 徐龙华;巴塞尔联合论坛监管文件概要述评[N];上海金融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傅莲英;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缝隙[N];国际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于春光;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N];解放军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青和;依法净化投资环境[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克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及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节;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程舒伟;旧中国国会兴衰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书才;明清文选学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扬;空军飞行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前瞻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艳华;师范大学生社会智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汪琼;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小池;生活事件、情绪调节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许慧;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D];郑州大学;2005年
5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苗;中学生物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实施干预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乔聚耀;海洛因依赖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春娜;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4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36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