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发布时间:2018-01-31 00:58

  本文关键词: 贫困女大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目标 培养途径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尤其在贵州。文中通过对贵州6所主要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的认识。
[Abstract]:Humanistic quali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basic quality among the many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is the quality that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poor minorit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Guizhou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impoverished female minority students in 6 major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goal and ways of cultivating the humane quality of the poor minorit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1;G759.2
【正文快照】: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旺生;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南昌希,朴相珍,申凤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陷与加强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8年11期

3 江燕,李秋萍;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化人才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4 吴兴尧;浅谈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7年04期

5 王蓓,王达文;浅谈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诸敏,周厚彬;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杜引娣;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自华;;大学物理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杨江帆;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白慧英;马菊敏;;外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相互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4 黄宁;卢志高;;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0年15期

5 陈英;;手语翻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爱国;新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孙鹏;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刘绿丝;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渗透人文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娟;;浅析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2 赵立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3 安娜;刘桂娥;苏相利;;农林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4 陶然;;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施[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5 谢卓华;;跨文化传播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6 蔡华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袁继道;;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世纪桥;2011年15期

8 孔申;;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徐海飞;;浅谈中职外语教学培养目标的设定方向及实现途径[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10 王屹;;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春彦;;不同专业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彩平;肖序;;关于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裘益政;;基于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尹启华;;论会计本科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伟;杨佳斯;;实验教学楼采暖设计作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毕业设计题目的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刘景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邹羚;田雷;;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今;要面向未来确定培养目标[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河北省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刘振国;脚踏经济实地 落实培养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凌玉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N];安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麦尚文 通讯员 李宇红 徐能源;人文素质培养从分吃苹果开始![N];南方日报;2004年

5 记者 梁若冰;余秋雨谈人文素质培养之道[N];光明日报;2003年

6 罗景奎;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7 浙江省临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丁凤星;老年大学培养目标之我见[N];中国老年报;2004年

8 记者 曹继军;适应社会需要 完善培养目标[N];光明日报;2000年

9 上海总队 汪春良;加强基层干部人文素质培养[N];人民武警;2005年

10 黄飞龙;创新是培养目标客户的必要手段[N];中国保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易凌;生物医学PhD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会丽;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赫;我国高等工程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仲伟;当代军人价值观培养目标体系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朱春霞;中国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5 余廷文;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章剑;中专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万运京;论当代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晓林;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杨璐璐;对我国普通高校在职教师公共艺术(音乐)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杰夫;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7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77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