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影响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

发布时间:2018-02-01 14:40

  本文关键词: 挫折教育 家庭 家庭教育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挫折教育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挫折教育的实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影响挫折教育的几种主要的家庭因素,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分析了制约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指出了为了实施有效的家庭挫折教育,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Abstract]:Setback education by the school, family, social and other factors, because the family is the first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so i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frustration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several setbacks education mainly from psychology, pedagogy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family factors of frustration education which, in order to implement effective family frustration education, parents should take measures.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挫折教育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挫折教育的实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影响挫折教育的几种主要的家庭因素,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分析了制约挫折教育的家庭因素,指出了为了实施有效的家庭挫折教育,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8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9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春雷;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征用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颜昊;新闻发布会与新闻宣传[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海河;;日本:背两个书包上学去[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1期

2 钟丽莉;;浅谈中澳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启示[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薛涌:中国家长向美国家长学习什么[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1期

4 王东异;彤菊;;王东异:让孩子学会生存[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1期

5 牛楠森;;试论核心家庭在儿童价值品质养成上的困境与出路[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04期

6 黄俊源;肖霞;;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1期

7 孙启康;;大战“青少年心理危机”,家庭教育首当其冲——论青少年心理培养路上的磕磕绊绊[J];青春期健康;2010年03期

8 陈慧英;;家庭——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9 余清臣;周娟;;家校合作的真意——当代中国家校合作的教育学反思[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04期

10 郎惠鹂;;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春香;;从运动养生看软陶艺术教育[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建美;;挫折面前也从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8年1月——7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湖北建始一中课题组;张传玖;;“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匡裕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许宏应;;家庭教育态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饶丽君;;整合家-校-社区资源 拓展心理教育空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汪毅刚;;高中生在校行为表现及其心理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赵达;诵经典 净网络 学楷模[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芳;领导力早期发展的初步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阚军;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文化传承类型与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艳萍;城市流动儿童学业压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施桂红;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国爱;族谱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曾菁;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青秋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7 李继航;从美国家庭学校的兴起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危机与出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秋芬;0-3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胡云燕;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外地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买宇麒;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2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82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