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日据时期台湾的少数民族教育论

发布时间:2018-03-04 01:13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区域 切入点:少数民族教育 出处:《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教育评论》杂志社
【分类号】:G759.2;K29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星;殖民主义与日本民族学[J];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2 刘正刚;清代移民开发边疆与少数民族关系——以台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3 曾国良;“理番政策”与台湾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文博;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文化台独”思潮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短波[J];中国民族;1981年05期

2 姜永德;;延边民族教育三十五年的历史经验[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Z1期

3 ;少数民族教育要在调整的基础上稳步发展[J];人民教育;1981年04期

4 ;来稿摘登[J];湖南教育;1981年03期

5 刘硕;陶行知先生“深入蒙古教育之乡”[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年01期

6 谢启晃;民族教育问题浅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总书记和少数民族心连心——胡耀邦同志视察凉山彝族自治州[J];中国民族;1982年12期

8 札尔甫·杜拉托夫;李雍;;关于研究新疆兄弟民族哲学和社会思想史的初步设想[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9 ;来稿摘编[J];湖南教育;1982年04期

10 ;百字稿[J];湖南教育;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涵慧;;人才济济 而国以强——孙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再析[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2 宏伟;;对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李钟林;;延边州产业结构变化与少数民族区域产业结构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文壮;;论少数民族教育与海南经济发展[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肖开提;;问题+对策=提高——对少数民族普通教育的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姜黎晨;;谈教育与人才培养[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包忠才;苏建华;;中越边境少数民族教育比较研究与对策[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贺能坤;郝风亮;;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张晓琼;;浅议如何在发展与变迁中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余海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管汝胜;无悔人生红烛魂[N];经济日报;2000年

4 新华社记者 沈路涛 吕福明 本报记者 赵川东;三尺讲台红柳魂[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沈路涛;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蒋夫尔;新疆推进少数民族学校汉语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各民族学生亲情相融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马戎(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若干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1年

9 安宁;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登上新台阶[N];中国民族报;2001年

10 记者 刘晓芳;农村税费改革不能改掉教师工资[N];中国税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2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章光洁;白族农村社区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敖俊梅;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彭亚华;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李世业;延边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学中若干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8 张京泽;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潘建华;我国民族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3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63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