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的理论分析
本文选题:特殊儿童 切入点:教育安置 出处:《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历史分析容易发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纳教育思潮,反映了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然而,现实中的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立法与制度甚至是一些偶然性因素的重大影响。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y can be easily found, from closed to open inclusive education thought, reflects the basic trend of speci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resettlement mod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ducation of special children resettlement mode in reality,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value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legislation and the system and even some significant impact accident factor.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宁生,陈光华;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华;听障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阅读指导的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韦小满,袁文得,刘全礼;北京香港两地普小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朱卫东,叶巍,李文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张繁,孙建翠;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教体育师资模式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宗占国;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几方面问题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8 袁茵;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曾雅茹,叶增;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庞丹丹;广西特殊教育发展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岚;刘福泉;;天津市特殊教育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趋势[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乔梁;关于智能障碍教育的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严宁;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贺莉;重度脑瘫儿童教育训练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龙墨;聋儿听力补偿与言语清晰度及语音获得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沈立新;信息技术在聋哑与正常学生物理教学中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牟玉杰;丹麦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卫,汤盛钦,梅仲孙;上海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调研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4期
2 韦小满,袁文得;关于普小教师与特教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3 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尚刚;周慧杰;;关于建立教师学的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肖非;;美国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几个特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年01期
3 朴荣亭;切实负起了责任[J];中小学管理;1989年06期
4 黎安林;“特殊儿童研究和早期干预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幼儿教育;1990年02期
5 张宁生;;试论聋童“一体化”教育安置的心理条件——一个有关加快残疾儿童入学的课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黄家玲 ,陈明;特殊儿童显身手[J];教育导刊;1991年02期
7 张茂聪;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心理诊断[J];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05期
8 周学初;弱智者走入社会生活的环境及教育因素[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9 周兢;;为了中国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学习《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体会(续四)[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3年07期
10 王书荃;贫困地区弱智教育的发展必须多形式──黔桂两省“三类残疾儿童在普校就读”项目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洪宇 雷江华;关注教育公平:今年热门话题?[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郭亚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赵琳;贫困地区学前班一体化教育的尝试与思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陆丽华;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索穷 李金玉;从收容到救助的人文改变[N];西藏日报;2003年
6 乐乐2004;让电脑告诉大家如何教子有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刘月辉;有一种使命叫关怀[N];中国妇女报;2005年
8 黄志成;全纳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教育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梁国栋;劳教工作警务室首现吉林[N];法制日报;2006年
10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决定[N];营口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65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6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