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本文选题:以人为本 切入点:成人高等教育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高校行政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张才奎;以人为本 真抓实干 共塑厂魂[J];东岳论丛;1993年04期
3 ;以人为本 振兴企业[J];东岳论丛;1993年05期
4 吕宗林;;以人为本 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J];湖北社会科学;1993年11期
5 程建平;“雕虫小技”与“以人为本”[J];中国人才;1994年05期
6 崔晓天;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J];学术交流;1994年04期
7 乔健;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以人为本”[J];科学.经济.社会;1994年04期
8 李文杰;确立以人为本的战略[J];社会科学家;1994年03期
9 许以穆;以人为本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J];时事报告;1994年11期
10 谢养文;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颖维;;金字招牌“德”来铸——贵友大厦“以德为魂,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之路[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2 翟重文;;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几点认识[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3 刘林;张家桢;;西部大开发要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董建福;易迎华;;以人为本 构筑具有研究所特色的企业文化[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5 胡德芳;;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崔邦梓;;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实验室[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李玉江;吴玉麟;包玉香;;以人为本,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杨继学;;以人为本 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9 王正建;;以人为本 做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10 王芝斌;;《以人为本,从严善待》政工方略的推广与应用[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庆喜;以人为本的管理[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志勇;家庭装修应以人为本彩色暖气成时尚[N];北京日报;2000年
3 李国庆;关于包装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 张晴;“珍惜生命 以人为本 欲不可无 欲不可纵”[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康晓光;西部开发要给多数人创造发展机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马智;多厅影院 别样风景[N];中国交通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周丽娟;新设计带来以人为本新观念[N];中国汽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2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中华;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7 皮庆侯;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耀威;《案例》:阿托菲纳(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以人为本,追求卓越[D];暨南大学;2001年
2 纪中强;邓小平“以人为本”发展观浅论[D];河南大学;2002年
3 傅拥军;国有企业如何构建与员工的“心理契约”[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石志华;论“以人为本”作文教学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颖;“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王健;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要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新华;以人为本重构GDP理论[D];安徽大学;2004年
8 孙远敬;论以人为本的现代生产管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9 张纯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79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7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