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
本文选题:全纳教育 + 特殊教育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8期
【摘要】:美国全纳教育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一种教育理念发展为波及全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运动。全纳教育取得的成功使其成为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之一。回顾美国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分析美国全纳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clusiv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undergone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from an initial concept of education to a move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affec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ucces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makes it one of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nd symbols of America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G76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继军;于翔;;加强教师教育改革 培养全纳型的教师[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2 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8期
3 王淑芹;走向全纳教育——新加坡特殊需要教育发展概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熊琪;周媛;雷江华;;加拿大全纳教育的实践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1期
5 雨林;;职前教师教育应设全纳教育课程[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6 雨林;;部分国家的全纳教育实施政策[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7 刘昊;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对于推行全纳教育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6期
8 黄志成;西班牙:大力推广全纳教育[J];上海教育;2003年08期
9 田静,王凌;全纳教育:实施模式、策略和实践特征[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10 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颜家睦;;全纳教育特殊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6 丁安祥;;承载“全纳教育”之重任——民间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办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7 叶湘红;;教育与主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邵景元;;树立“全纳”理念 实施“全纳”教育[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9 陆剑杰;邵景元;;科学的理念是成功实践的灵魂——参加第三年龄学习国际研究研讨会的主要收获[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10 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王莉;拉萨市残联积极推行全纳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小兵;全纳教育是建设全纳社会的最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09年
5 谢云挺;全纳教育:起点公平始于“有教无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艾丹青邋通讯员 郑锦杭 张萍;“明珠”的孩子说这里没人叫我“乡巴佬”[N];杭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徐菲菲 闫飞;“全纳教育”打造残疾儿童幸福人生[N];延边日报;2009年
8 赵一枫;全纳教育在这里初绽蓓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赖志雄;积极打造龙岩特殊教育品牌[N];闽西日报;2008年
10 李彤;市人大代表视察特殊教育工作[N];天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增雷;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明虎;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明;中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春燕;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教育公平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兰芳;全纳教育:瑞典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亚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关系辨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85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78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