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疏离到融合:藏区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场域重构
本文选题:藏区 + 文化传承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学校作为教育场域,具有对藏区文化的传承功能,但是由于场域自主化发展的偏颇造成校内外场域文化传承的疏离。具体表现为文化传承目标彼此孤立、传承内容缺乏衔接以及传承方法缺乏衔接三方面。为促进藏区民族文化传承场域从疏离到融合,要确立以场域融合、形成文化教育共同体和培养立体文化人的场域目标定位,以及在内容整合、人员互通和制度保障的机制下对藏区校内外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进行重构。
[Abstract]:As a field of education, schools have the function of inheriting Tibetan culture, but the bias of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results in the alien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and out of the school.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goal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s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content of inheritance lacks cohesion and the method of inheritance lacks cohe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thnic cultural inheritance from alienation to integ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eld, to form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mmunity and to cultivate a three-dimensional cultural person,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eld,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s. Under the mechanism of personnel exchange and system guarantee, the field of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in and out of Tibetan schools is re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藏区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XJC88000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藏汉杂居区青少年人群和谐关系建设研究”(10CMZ014)
【分类号】:G75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忠梅;刘超;;多种博弈与诉求下的剑走偏锋——关于“环保风暴”的法社会学分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2 王彬;;基层司法的多元面向——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分析视角[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 王芦英;;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大学生自主锻炼研究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周维东;;重庆“场域”与《饥饿的郭素娥》[J];红岩;2010年S1期
5 曾华;;论大学场域的遮蔽[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6 李曼;;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三维权力结构分析[J];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7 樊少波;高英俊;;志愿者利益保障场域的学理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马丽丽;;场域思想及其对新义务教育法思考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袁树华;;小议场域视角下信贷文化在农发行的发力点[J];金融经济;2010年14期
10 杨庆伟;;以“场域”视角关照“网络舆情”处置——以“武汉地铁招标”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海燕;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丽丽;河北曲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状况考察[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冬卉;学校团体辅导:场域的营造与惯习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晓兰;校外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慧;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场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陈磊;名牌大学与精英主义: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李仕蓉;旅游开发与石头寨社会关系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同心;场域理论视野下的健康传播[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娟;;论民族学校课程设置的文化传承取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曲艳红;宋继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对文化传承的作用[J];才智;2008年03期
3 周国茂;;民族教育应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重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春梅;;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固化与提升[J];理论观察;2009年06期
5 陈多仁;雷经国;;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聚居区高校的作用分析——基于西北四所民族院校调研报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6 孙丽婷;;从阿昌族的家庭教育看民族文化的传承[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地青拉姆;;哈达献给党[J];中国西部;2011年10期
8 甲任;试论藏区数学双语教学原则[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9 王g,
本文编号:1929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2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