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4 15:06

  本文选题:大学生 + 家庭教育 ; 参考:《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01期


【摘要】:每个人都深受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每个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品质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Abstract]:Everyon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classroom of life-family,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education for every college student,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school education. I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so on. We should fully mobilize all aspects of the factors, multi-channel, multi-angle to strengthe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G6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贤君;;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许天放;杨树涛;;对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时杰;;卢梭自由学说的双重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3 孙喜亭;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谢沫珠;;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5 姚素慧;;幸福: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7 张国庆;;论卢梭儿童教育观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启示[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8 姜健;;一视同仁态度下独生子女优劣势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范兵;;弗莱雷成人教育思想解读[J];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10 杜健一;;简述西方社会“儿童观”的流变历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然;词汇语境教学法在初中低年级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君;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夏磊;小学语文教学儿童阅读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晓晖;探究性教学对发展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丹丹;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来彦;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马军凯;《爱弥儿》中德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探讨[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沙麦;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发展研究;1999年02期

2 黄敏;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3 陈勇;贺军生;;德育视野中的家校沟通和互动(上)——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希;;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路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5期

2 王川;;当代大学生诚信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项丽霞;;浅谈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陆绳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黄文利;;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邹冬梅;;对在大学生中开展礼育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陈克勤;;浅议大学生诚信教育[J];华章;2010年34期

8 彭媚娟;张君弟;;家庭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影响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1年02期

9 计颖;;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J];华章;2011年13期

10 李彬;;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个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历励;;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云莺;王东红;;转型期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低效的传统文化归因——一个教育者的角度[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费鹤祥;;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江晓林;苗雨;;浅谈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屈芳;精彩青春待“破茧”[N];河南日报;2007年

2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3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伟;论大学生挫折教育[D];武汉大学;2005年

2 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丽;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华;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D];河南大学;2008年

5 陈敏;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魏茂云;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7 孙西凌;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8 陈兵;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建霞;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广西大学;2008年

10 周姝敏;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2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