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Abstract]: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students aged 10-16 years (grades 4 to 9)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 (MHT) manu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were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students and the auxiliary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分类号】:G7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昝飞,刘春玲,陈建军;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3期
2 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3 王雁;智力残疾儿童健康教育意义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小满;;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胜,张文京;特殊教育生态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张福娟;中学生和工读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可;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赵春琪,金昌龙;智力障碍儿童特殊体育教学原则探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5期
6 张媛;;智障人口特征及其生存发展——对南京市216名智障人口的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黄艳华;;听障儿童个性及与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江琴娣,杨福义;随班就读聋生教育康复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9 杨福义,张福娟;听力障碍儿童家庭康复个案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5期
10 冯启翔,张福娟;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梁;关于智能障碍教育的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江琴娣;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贾严宁;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徐洪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视力缺陷补偿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艳华;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孟林盛;智力残疾者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9 盛永进;盲校个别化教学管理问题与策略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巧仙;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昝飞,谭和平,陈建军;随班就读学生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1年23期
2 苏太洋,韩秀英;健康新概念的内涵[J];中国健康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2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3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4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5 陈荣弟;;共享成果 勾画蓝图——全国智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研讨会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6 ;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山东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7 吴永玲;;研教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8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9 黄佩泉;;规范随班就读管理的几点做法[J];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07期
10 徐兴龙;;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蓉;;特殊教育中的随班就读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苏秀玲;;全纳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8 李红菊;梁海萍;;随班就读与特殊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比较[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慧敏;;健听儿家长对聋健合一教育的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盲校多重残疾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课题组;韩萍;李庆忠;郭利英;高文军;谌静;;盲校多重残疾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荣肖磊 仝静海;特教学校期待更多支持[N];河北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笑梅;明年残疾孩子也有机会上普通学校[N];辽宁日报;2011年
4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5 记者 刘昊;各区县明年都将拥有特教学校[N];北京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正元;北京明年所有区县都将开设特教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林泽全;为残疾少儿撑起一片蓝天[N];自贡日报;2005年
8 见习记者 刘佳;同在蓝天下 共享阳光暖[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董少校;上海半数残障学生随班就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杨三忠 傅朝晖;我市发展特殊教育探析[N];湘潭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三银;武汉市智力落后学生生活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崔芳芳;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吴筱雅;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仲建维;为了所有人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静静;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阅读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4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38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