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家庭教育研究初探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theory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complex things and solve concrete problems. It enlightens people to examine and think about various complex things and phenomena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Has brought the thought idea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innovation. Integrity, relevanc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ynamic balance, timing and so on are not only the main ideas of the system, but als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method. The essence of these thoughts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and inspiration on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There will be some ambiguity in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ystem theory, which will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2 涂翠平;方晓义;刘钊;;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3 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周宗奎;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6 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9 寿建新;矛盾论和系统论[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徐国辉;;生态学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傅松涛;李雨锦;;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超生态均衡[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刘耀霞;;日常生活世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化[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梅赞;;剖析忽视音乐教育的主客观因素[J];北方音乐;2011年01期
8 韩晓雨;;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9 王平;;美国体育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10 温钰兰;;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荣飞;;论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6 隋彬;巨辉;;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小荣;吴菁;阎蔚;张艳云;;学龄期儿童适应行为与家庭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2 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焰;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莉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名师影响与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悦;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崔明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章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凤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2 冯喜珍;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2期
3 盛禹九;;重读傅雷文稿[J];书屋;2009年04期
4 陈会昌,张东,张慕蕴,魏明霞;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5 方晓义,张锦涛,刘钊;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6 方晓义,董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J];心理科学;1998年02期
7 方晓义,张锦涛,孙莉,刘钊;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8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年01期
9 苏林雁,李雪荣,蒋少艾;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论曾文正公的持家教子之术[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李一安;;家庭教育科学方法浅谈[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3 陆庆生;;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4期
4 田志军;;家庭教育指导漫谈[J];甘肃教育;2007年11期
5 郭玉琦;;论颜之推的家教原则与方法[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赵淑英;;浅谈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4期
7 聂鸿英;;从古人言论中透视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思想[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静明;;让迟开的花朵绽放的更加美丽——谈学前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黄团才;陆蓉;;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0期
10 秦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马卡连柯父母威信教育思想的几点浅见[J];考试周刊;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2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左梅香;;落实《意见》精神 创新家庭教育[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邓德桦;;家庭教育思考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王海涛;;教师如何协助家长做好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张淑琴;;小树如何成栋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张莉;家庭教育漫谈[N];甘肃日报;2007年
2 晓松;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和艺术[N];天津教育报;2007年
3 ;从自然型父母向教练型家长转变[N];成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陶春;八省市家长科学素质调查情况[N];学习时报;2009年
5 全国妇联儿童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记者 周润健;天津:相邻不相识,过半孩子时常没玩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梁东麒;在百所学校培训万名外来工家长[N];中山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玮 赵海旭 通讯员 周盼;教白领们学习怎样“读懂”孩子[N];杭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郭甜 本报记者 俞莹;共享家庭教育成功经验[N];贵阳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玉梅;在京朝鲜族父母育儿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海存福;西北回族民间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浦江“义门郑氏”家庭教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艳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39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