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平等,抑或群体平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理论探究
[Abstract]:Because the enrollment policy of minority higher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qualification of group identity,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ubversion of individual equality. At present, the biggest challenge to the enrollment policy of ethnic higher education comes from the debate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enrollment policy of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nrollment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higher education func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equality contained in the policy of enroll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o clarify and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新时期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BMA030040)
【分类号】:G647.3;G75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兵;;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2 赵世林;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刘林箭;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李传永,李恬;试论民俗旅游资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玮玮;;民族精神与文化表现形态[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6 王旭晓;企业审美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7 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孙天明;民间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黄萃,薛四新;民族文化传承中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3年09期
10 翁齐浩;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起源及传播的关系[J];地理科学;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时平;;关于中国海洋军事文化基本内涵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有东;黄文山文化思想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2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戴路;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天津大学;2004年
5 丁玉龙;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1947年-1978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晨曦;现代汉语姓名称谓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刘娟;论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塞利娜;对塞拉利昂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调查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马慧;回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回族幼儿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廖亚斌;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陈浪;《吕氏春秋》的文化观析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美玲;传媒事件营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金花;朝鲜族大学毕业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刘会军;新时期我国青年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李敢;解读美国传媒在文化霸权扩张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平等[J];中国林业教育;1994年06期
2 马冰;曼宁·马拉博;;非裔美国人渴求教育平等[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3期
3 梅汝莉;我所理解的“教育平等”[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4 孙传宏;教育平等理念的僭妄[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2期
5 张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平等和平等的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7年02期
6 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褚宏启;论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5期
8 彭豪;教育平等与人的现代化[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9 曾继耘;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平等的基本内涵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05期
10 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袁立春;;黄兴教育思想论纲[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2 李大勋;;案例演示教学法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长北;;对图像时代审美消解、文化迷失的反思与批判[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曹晓俊;;我国教育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再分配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苟人民;;高考公平的实证考察及认识[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8 贾云鹏;;教育市场分割与教育平等:高等教育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海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电脑派位 真能派出教育平等吗[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许嘉璐;序《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李莹 江宗盟;教育代金券尝试使用[N];北京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陆峰 孙巡;破除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壁垒”[N];新华日报;2001年
6 翟召博;对学生分等的质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杨伟广;长兴“教育券”追求教育平等[N];中国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黄文;走近超常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北京市翠薇小学校长 田志刚;“以人为本”: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3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何善平;教育正义论纲[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慧娟;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军凤;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伦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6 石春玉;芬兰的教育成功之路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庆丽;中印农村女童教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德纯;社会分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不平等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蕾;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7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39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