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学分银行利益主体需求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9 11:51
文章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研究手段,探析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相关利益主体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学分银行认知度不高,学分银行宣传途径和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与公信力,平台体验不佳,对相关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成果认证的需求响应不足。结合学分银行的工作实际,以便捷用户的服务思维重新定义学分银行的业务,并对调查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与建议,以期在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和客户端APP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宣传途径拓宽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学分银行利益主体需求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一)社会大众对学分银行认知度不高
(二)学分银行宣传途径和宣传力度不够
(三)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体验不佳
(四)学分银行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学习成果认证需求响应不足
二、基于利益主体需求的学分银行建设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学分银行的功能与定位,提升社会公信力
(二)拓宽学分银行的宣传普及覆盖面,扩大业务宣传
(三)加快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的成果认证探索,激发社会需求
(四)持续提升学分银行平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探索:现状与问题[J]. 王海东,李佳. 终身教育研究. 2017(04)
[2]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研究[J]. 吴南中.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4)
[3]“学分银行”概念功能探析——基于国内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实践探索的梳理[J]. 周晶晶,陶孟祝,应一也.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1)
[4]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J]. 余燕芳.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6)
[5]从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到学分银行建设[J]. 刘剑青,方兴,马陆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4)
[6]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J]. 李林曙,鄢小平,王立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6)
[7]从理念到实践: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与策略选择[J]. 王立科. 中国高教研究. 2013(11)
本文编号:3392043
【文章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学分银行利益主体需求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一)社会大众对学分银行认知度不高
(二)学分银行宣传途径和宣传力度不够
(三)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体验不佳
(四)学分银行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学习成果认证需求响应不足
二、基于利益主体需求的学分银行建设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学分银行的功能与定位,提升社会公信力
(二)拓宽学分银行的宣传普及覆盖面,扩大业务宣传
(三)加快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的成果认证探索,激发社会需求
(四)持续提升学分银行平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探索:现状与问题[J]. 王海东,李佳. 终身教育研究. 2017(04)
[2]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研究[J]. 吴南中.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4)
[3]“学分银行”概念功能探析——基于国内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实践探索的梳理[J]. 周晶晶,陶孟祝,应一也.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1)
[4]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J]. 余燕芳.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6)
[5]从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到学分银行建设[J]. 刘剑青,方兴,马陆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4)
[6]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J]. 李林曙,鄢小平,王立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6)
[7]从理念到实践: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与策略选择[J]. 王立科. 中国高教研究. 2013(11)
本文编号:3392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39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