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05 17:55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现阶段我国职称评价机制对于部分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在职称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对职称评聘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据此,本文首先从外语、计算机、论文等不再是职称评审必备条件、职称评聘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方面对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简述;其次立足于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核心评价标准、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对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的建议。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简述
1.1 论文、计算机等硬指标逐步淡化
1.2 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1.3 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2 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2.1 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职称评价标准
2.2 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
2.3 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
3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的建议
3.1 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
3.2 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
3.3 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
3.4 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变革透视——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谈起[J]. 刘尧.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3)
[2]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J]. 李廷洲,陆莎,金志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2)
[3]现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障碍和建议探析[J]. 钱晨烨. 人才资源开发. 2017(18)
[4]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J]. 姚荣.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4)
[5]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J]. 肖鹏燕.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09)
[6]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域下的学术道德失范探析[J]. 杨新春,吴艳. 职教论坛. 2014(32)
[7]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保障研究[J]. 温丙帅,孙建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0)
本文编号:3478250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简述
1.1 论文、计算机等硬指标逐步淡化
1.2 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1.3 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2 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2.1 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职称评价标准
2.2 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
2.3 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
3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的建议
3.1 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
3.2 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
3.3 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
3.4 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变革透视——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谈起[J]. 刘尧.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3)
[2]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J]. 李廷洲,陆莎,金志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2)
[3]现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障碍和建议探析[J]. 钱晨烨. 人才资源开发. 2017(18)
[4]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J]. 姚荣.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4)
[5]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J]. 肖鹏燕.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09)
[6]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域下的学术道德失范探析[J]. 杨新春,吴艳. 职教论坛. 2014(32)
[7]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保障研究[J]. 温丙帅,孙建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0)
本文编号:3478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47825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