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由存在论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由存在论
更多相关文章: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 自由存在 实践科学
【摘要】: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由自觉思维走向自由思维,由此,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中,就出现了知识习得假设论、交际能力锻炼论、教学交往情感论、教育沟通渗透论、教学互动诱发论、教育水平相长论等观点。这说明,人类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由建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存在论"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能够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从而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虚无"的此岸世界中赎救出来,使其达到"存在"的彼岸。
【作者单位】: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东城分校;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 自由存在 实践科学
【基金】:中央电大和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子课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项目(编号:zydd07-708)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开放大学的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02)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由自觉思维走向自由思维,亦即通过人的学科建构自由思维探索,将它从他律的“囚徒困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它获得新生,显现出其庐山真面目。也正由于此,我们说,人的存在先于远程教育合作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卫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燕;;自由:教育的伦理之维[J];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李研;;对于“斯蒂芬·克拉申”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划分的回顾和评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伏爱华;自由享受与自由选择——试析庄子自由与萨特自由的异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伍晓莉;;向死而生——浅论《野草》的死亡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4 冯立娜;;孤独·虚无·存在——解读丁玲早期作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孙艳侠;;试论存在的“恶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欧阳长铖;;无止尽的寻求到无法避免的生存“焦虑”——解读卡夫卡作品里的生存情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罗玉红;;存在式的哲学观与艺术观——芥川小说简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孙强;;庄子与萨特的美学比较[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刘庆伟;;克拉申“监控模式”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强;;何谓“认同行动”?——规范伦理学的一种拓展性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陶林;张益宁;;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及其宗教解决[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晓;舒克申小说创作与其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余亚鹏;论白先勇的同性恋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尚伟伟;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桂红;外语自然教学法及其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蒲琳;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何元娇;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D];江南大学;2010年
9 宣颖;论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之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刁红梅;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文葵;论社会主义实践科学化[J];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2 郭娅妮;“绿色内蒙古”建设工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J];公关世界;2005年01期
3 韩世强,陈秀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法治解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栾冬梅;李士平;;提高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效果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朱涛;成人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10期
6 刘旭东;;教育学的困境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赵凤琴;余海云;;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8 吴文新;发展休闲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邱家洪;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亚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开流;;科技记者要实践科学发展观[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发展技术市场 推动区域科技创新[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3 王彦;;提升乡镇领导者实践科学发展能力的问题与对策[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姝艳;马佰莲;;大卫·古丁实践科学观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石鹤峰;田文敬;;中医现代化研究应与时代文化方向相结合[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贾天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吕金刚;;体育养生[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云;;注重知行统一是“两课”改革的关键[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论坛简介[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10 何干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践科学产权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监管队伍[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李雪墨;着眼实际 加强调研[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俞佳;“生态崇明”实践科学发展观[N];东方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孙明泉;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N];光明日报;2004年
6 赛迪IT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研究所所长 孙平;大力发展电信服务 就是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尹建锋;创和谐机关 促监管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记者 耿庆海;开展八项调研 实践科学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张利;申立会;“绿色内蒙古”建设工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戴玉庆 刘泰山 韩建清;先行一步 积极探索[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霍艳丽;中国共产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勇;科学中的主体及其实践[D];浙江大学;2011年
3 谢婷婷;语言实践、策略与规范传播[D];外交学院;2012年
4 李宗克;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卓;海德格尔实践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哲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李文云;道家式责任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资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声平;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志;论明智[D];中南大学;2011年
5 夏婷婷;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蓉;青少年公益教育理论与实践[D];江南大学;2013年
7 钱明;海安“三河”污染成因及其综合整治方案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郭玲;基于复杂性范式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邓婷婷;论邓小平的理想观及其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力争;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凝聚力关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6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3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