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途径
本文关键词: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途径
【摘要】: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在大学生中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载体,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等"四观"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是摆在民族院校当前的首要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增加教育平台,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大学生群众组织在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全面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民族大学生 民族团结意识
【基金】:2010年度西藏民族学院科研项目“西藏高校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教育探索”(项目号:10MYY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1
【正文快照】: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她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面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生动局面。民族院校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红星;;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珏;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实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肖辉;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立仁;论德育的协调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王立仁;论德育的发展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9 于凤龙;吴宁波;周琳;;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建设的机制研究[J];成才之路;2007年11期
10 刘妍熙,罗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胜利;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玉伟;内蒙古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英建;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讨[D];河南大学;2003年
2 吕勤勇;高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3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姜长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祝全永;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方略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春红;现阶段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燕;;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韦达;世纪之交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3 邱其荣;把握民族学生思想特征 改进民族学生思想工作[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4 朱新红,林萍;如何加强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兰树林;促进民族大学生通往民族地区的思考——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年05期
6 马锦卫;略论高校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3期
7 张立辉;孙建华;;以和谐理念加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8 石咏梅;;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教材编写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4期
9 冯涛,马丽华;父母教养方式与民族大学生人格因素的相关性初探[J];云南高教研究;1996年02期
10 江远;;论民族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功效及其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常晓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钟海青;民族院校科学发展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文英;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洪雁;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爽;关于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颖华;回、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现代性特性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58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5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