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一体教育 意识形态 意识生态 意识心态
【摘要】:本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是多元一体教育的下位概念,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为此,本文从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的视野,集中分析了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地方(民族)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与路径,在整合的意义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的理念,为探讨本土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尝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一体教育 意识形态 意识生态 意识心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7JJD840183)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在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正在由理念走向实践。例如,在民族地区挖掘与整理民族文化,构建本土教材,开设民族特色课程等方面作了尝试。这些尝试无疑缓解了由国家一体教育所带来的张力,也为探讨能兼容并蓄的“多元一体教育”提供了实际的经验和可能的方向,亦明确了“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姜智慧;;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张萍萍;左斌峰;;当今我国住房问题的社会学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金锦;陈蕴哲;;广东省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和对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顾辉;;现代社会学中的意象结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2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5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周志家;;社会系统与社会和谐——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整合观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竹琳;;社会不平等与文化传播——兼论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9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登科;非线性学习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鑫洋;常宁市郊区村村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7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琳;校训在学校文化特色塑造中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白永雷;大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信任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王亚光;;《街头日记》体现的中美文化教育差异[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金志远;;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观”诠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1期
3 王富强;;美国同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李瑾瑜,奂平清;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误解及其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5 包景泉,金志远;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董丽;;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育公平[J];中国民族教育;2008年05期
7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席蔚华;美国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10 辛治洋;当前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李树刚;潘宏宇;;浅谈“工程装备型”矿井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子华;;走出传统的泥沼——论朱熹义利观的再生意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付文慧;;从中国“寻根小说”的英译透视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江平;;思想解放与“两个解放”[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7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小波;;语言·族群·意识形态[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德昭;;论意识形态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玉帅;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刘燕明编写;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郑钰;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N];学习时报;2000年
4 宋焘;怪片新一代[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周轶君;女人弹:震波难消[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早报记者 黄力颖 杨小舟;安倍率最大商务团出访东南亚[N];东方早报;2007年
7 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陶军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8 达巍;新“双层记”[N];东方早报;2005年
9 李零;孔子的遗产: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中国教育报编委、教育之春系列沙龙媒体顾问团副主席 刘华蓉;多元文化教育面临诸多瓶颈[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焦洒;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荔;民族学校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颜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多元文化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卢小丽;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邵忠祥;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黔东南苗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8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