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聋人 听力正常人 视野位置 注意捕获 眼动研究
【摘要】:本研究使用眼动记录仪,通过记录和分析聋人与听力正常人行为和眼动指标,试图考察不同视野位置下被试注意捕获机制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颜色干扰刺激产生了注意捕获效应,但其影响程度受视野位置的调整,更多地表现在中央视野的信息加工上。(2)聋人虽然使用了与听力正常人相同的眼动模式,但从加工能力和认知绩效来看,可能存在一定的中央视野加工劣势。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聋人 听力正常人 视野位置 注意捕获 眼动研究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特殊儿童视知觉加工特征及教育干预策略的眼动研究”(项目编号:10SZZD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由于加工能力的限制,尽管周围充满了各种外界刺激,但却只有少量的信息能进入到个体视觉系统,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在这一过程中,视觉系统的注意机制需要从复杂的信息中选择与当前任务有关的刺激进行加工,同时抑制其他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保证有限的认知加工资源分配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雨玲;;阅读中的眼动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李杨;丁锦红;;视野位置及刺激特征对目标搜索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3 储衡清,周晓林;注意捕获与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4 杨永胜;丁锦红;;系列眼跳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5 张宁生,黄丽娇;双语教学及其对中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6 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4期
7 方俊明,何大芳;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8 雷江华,李海燕;听觉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视觉识别敏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9 张茂林;;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在非对称性视觉搜索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2期
10 王庭照;赵亚军;;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拓扑性质知觉的比较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瑞;阴国恩;王敏;;规则分类中刺激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的样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2 刘小琴;李倩倩;常盼;陈溪萍;;不同视野刺激时ERP及其分布特征[J];法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3 刘洪广;张昱;;欺骗引起脑加工冲突的反应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庭照;杨鹃;;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5 方俊明;周念丽;;“医教结合”的跨学科解读[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3期
6 王庭照;许琦;赵微;;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儿童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7 陈瑜;;宋词教学中的聋生语感训练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
8 云祥;李小平;;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权力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尚生;聋教育语言沟通法体系的发展和改革[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洪涛;何宁;;网页设计中的人的视觉搜索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尚生;;文化学视角中的聋人语言教育[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雷江华;程三银;冯会;;我国特殊儿童认知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红;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迟旭;针刺后溪、中渚、外关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杨海波;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瑞;刺激特征数量和特征突显度对样例效应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宋仲玲;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欢;知识作业效率解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谢伟;基于规则和相似性的分类过程在复杂视知觉分类任务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新平;不同角色女子排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策略与预测能力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胡艳梅;认知控制对基于记忆的注意引导过程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艳丽;情绪启动对不同抑郁状态大学生的认知效率和认知偏向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晓坤;视觉和听觉空间线索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雯;青少年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子瑜;注意瞬脱现象加工机制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詹小川;聋儿汉语拼音辅助学习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永萍;聋人手语在听力残疾人语言学习中的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继红;双语聋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宁春;聋校信息技术课程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媛媛;苏中地区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国利,白学军,陈向阳;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施建农,恽梅,翟京华,李新兵;7~12岁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3 阎国利,田宏杰,白学军;工作记忆与汉语歧义句加工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4 李勇,阴国恩,陈燕丽;阅读中疲劳、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5 王嘉龄;音系学和认知科学[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6 苏宝荣;古汉语特殊词序与原始思维心态[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7 戴宗显;思维与语言学习[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林笳;现代西方符号学理论初探[J];外语研究;2000年01期
9 方俊明;聋儿的认知与综合语言教育[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李永梅,曹立人;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雨玲;;阅读中的眼动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吕小君;;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文献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阎国利;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韩玉昌,许晓丽;开启心灵的窗口——读《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兼论心理学的实验方法[J];教育科学;2001年04期
5 张金桥;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赵晶;陈巍;曹亮;;当代眼动研究对阅读心理学介入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赵友志;;语言阅读理解中的眼动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1期
8 金鑫;;对眼动研究方法的心理学研究意义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2期
9 吕小君;;配乐对大学生朗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王穗苹;黄时华;杨锦绵;;语言理解眼动研究的争论与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秀莹;L.Wang;J.A.Stern;;汉字信号监测的眼动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沃建中;李琪;;儿童在矩阵填充任务中的眼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夏凌翔;黄希庭;;自立人格对认知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周鹏生;;三门问题前提表征与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兆青;王敬欣;徐蕾;李琳;;恋人内隐积极联想效应:行为与眼动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李琳;王敬欣;;汉字识别中正字法邻近字抑制效应的眼动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韩玉昌;隋雪;;中英文词加工差异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闫国利;卞迁;白学军;崔磊;;词素位置的颠倒对汉语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胡晏雯;闫国利;;词窗口条件下老年阅读者信息提取过程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庆荣;邓铸;谭顶良;;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沃建中;走进眼动研究大门[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波;分栏设计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丽红;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大学生图文阅读中插图效应的眼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路荣;中小学生进行几何图形推理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杰;中英文短文中词跳读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孟亭;面孔认知性别差异的眼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娜;不同年级中学生阅读议论文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鹏程;汉字模糊信息的线索搜寻与模式识别的眼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建元;练习对异族效应影响的眼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小娟;大学生浏览图书整体设计的眼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9 骆劲华;不同年级学生在平面几何解题中添加辅助线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超;高中生解答有无物理图力学问题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4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1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