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本文关键词: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而社区教育,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社区教育在消除制度壁垒、经济阻碍、社会隔阂与心理自我排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工业化浪潮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据统计,我国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达农1后.5民、亿9工0人后已,农而经民其成工中为约约农占民1亿农工人民群为工体“总的新数主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纪军;社区教育的多维分析[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2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文锦;农民融入市民社会与社区教育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刘奉越;;成人教育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使命[J];职教论坛;2006年19期
5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良;张学琴;郑伟;;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个体·企业及政府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2 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3 马用浩;张登文;马昌伟;;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J];求实;2006年04期
4 许传新;许若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年05期
5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年04期
6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7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年02期
8 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02期
9 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潘泽泉;;社会网排斥与发展困境:基于流动农民工的经验研究——一项弱势群体能否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潘华;“选择”中的二元秩序与二元秩序中的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洁;论我国城镇学习化小区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2 黄海雁;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了;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杰成;社会排斥与生活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娟;小康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张亚蕾;农民工生育意愿探析[D];河海大学;2007年
7 马清;反移民化: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的双向契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栗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英;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羽;社区组织体制中居民自治的国际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蔡志海;制度变迁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命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谢有长;宁陶;;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2期
5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8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9 赵芳;“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10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云;;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助推器[J];学理论;2011年21期
2 ;首期全省社区教育培训班成功举办[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3 金辉;;上海市社区教育理论研讨会简讯[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0期
4 黄云龙;;社区教育的体制烦恼[J];成才与就业;2011年17期
5 张少刚;张爱平;;开展有为有位有活力的社区教育——历史视野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五)[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1期
6 谷战涛;;地市级电大服务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鲍海丽;;社区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经[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8期
8 ;《社区教育概论》出版发行[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8期
9 张晶华;;关于开展社区职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10 连华;刘旭;;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澄范;蒋钰;;推进学习型组织 建设现代社区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天太;马秋旺;酒学峰;牛搏;;发展社区教育 促进社区和谐[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学红;;普陀区社区教育的战略思考与行动研究[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生根;;增强社区教育合力的几点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朱翼;刘广焱;武玉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研究[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仁东;;社区教育:一种基于生活的实践性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构建社区教育新体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南京市玄武区构建生态式学习型社区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俊乔;陈念祖;;“三个代表”为指导 服务“三农”为已任——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与创新[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郑建国;;对社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讨[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夫尔;西部社区教育如何推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李亚婉;美国社区教育因何蓬勃不衰[N];中国社会报;2005年
3 记者 汪伟邋实习生 胥季;第二届社区教育展示周开幕[N];天津日报;2008年
4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赵子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N];南京日报;2008年
5 田涛;社区教育实现全覆盖[N];大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颜家梁 实习生 刘金凤;送教进军营 办学到企业[N];深圳商报;2009年
7 记者 周波;社区教育学校年培训量 要不少于常住人口的40%[N];成都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社区教育让我有了一技之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史凤儒 刘大鹏;社区教育带动高丽营城乡一体化循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10 刘延春 本报记者 于洪全;椒金山街道:社区教育成果斐然[N];大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南红伟;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汤海明;宁波“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教育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徐明怡;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薇;北京市流动人口社区教育案例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令;泸州市农村小城镇化进程中少年儿童社区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郭振超;职业依附与认同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玫璐;境外社区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征;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祁海芹;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6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1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