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4 01:05

  本文选题:网络游戏 切入点:青少年 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游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丰富青少年娱乐生活、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亦日渐凸显。课题组对北方某地区的4个少年犯看守所、3所监狱、2所工读学校三组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工具,就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对其法律意识影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易导致青少年淡化规则意识,冲击法律权威;疏离现实生活,消解社会参与意识;沉迷于虚幻世界,弱化社会责任意识;孳生与主流价值观念相悖逆的价值观,出现错误的价值选择;意识水平下降,冲动型违法行为增加。对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这种相关性,学校和社会须高度关注。
[Abstract]:Online gam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enriching the entertainment life of young people, and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young people to start using their brains. However, its negative effects are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research group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from 3 prisons and 2 working-study schools in three prisons in a certain area of northern China, and used SPSS statistical t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enagers'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games and their legal consciousness. The study finds that online games tend to lead to teenagers' desalination of rule consciousness, impact of legal authority, alienation of real life, and eliminati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ndulging in the illusory world, weak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reeding the values that contradict the mainstream values, making wrong value choices, decreasing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s and teenagers' legal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highly concerned by schools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10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下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其对青少年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0023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旺洪;法律意识之结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钱继磊;;网络社会与中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一种基于“个人—社会—国家”分析框架的研究[J];理论导刊;2009年10期

3 高英彤;宫倩;刘亚娜;;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影响及应对机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杉;;艺术设计对矫正未成年犯心理的作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 陈利;;游戏性犯罪的主要特点[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纪智媛;;罪犯心理矫治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李春斌;;西部民族大学生法律知识问题调查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1期

5 王广红;沈小军;;论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张金和;;中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7 李春雷;肖娟;;媒体报道对大众“犯罪心理”的纾解——基于“江苏泰兴校园砍杀事件”的个案研究[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8 房书君;刑法机能的时代命题[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9 张铁薇,王静;滋生司法腐败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J];中国司法;2005年01期

10 李兰;;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行为控制略论[J];中国司法;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我国刑事侦查中适用的必要性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王顺安;;有组织犯罪形成的微观因素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金碧华;;社区矫正初期青少年对象心理矫正工作探析——以社区矫正对象Z某为典型个案[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许桂敏;;企业犯罪的心理预防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李晓明;任慧;;不公平竞争与犯罪——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犯罪深层次原因探讨[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7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2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郑莉芳;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艳林;论我国高校职务犯罪之防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s,

本文编号:1563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63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