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教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8-03-04 23:15

  本文选题:生存论哲学 切入点:教育学意蕴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存论哲学从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出发,探究人的存在并借此追问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下,教育作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而哲学生存论的转向无疑引导着当代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tialism starts from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 as a special being, probes into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other existences. In the field of existentialism philosophy, education, as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existence, is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human beings. The process of self-crea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Existence constitutes the "Noumenon" of education, and the turn of philosophical existentialism undoubtedly lead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from "possession" to "existence", from pathological "adaptation" to seeking "transcendence", from "making apparatus" to "educating people".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秀华;;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及其对工程研究的意义[J];理论探讨;2007年04期

3 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6期

4 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成玉;;赵翼诗歌的“创新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浩;;联想、想象、幻想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罗栋;;范式:构成及其差异本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对两种文化的融合[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赵峰;;无翼之“鸟”为什么需要“鸟类学”?——对温伯格观点的反驳与思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海锋;;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由《哲学通论》引发的思考[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马勇;;回族族外婚的个案研究——以松潘十里乡回村为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涂冠萍;中国水墨动画的叙事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慕;中学语文生命化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陶湘;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甘绍平;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理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价值转向:对教育“以人为本”的哲学反思[J];教育导刊;2005年06期

2 张洪齐;生存论哲学与人学[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3 张学强,滕志妍;儒家“德主刑辅”政治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及其现代性探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鲍宗豪,李振;数字化时代的价值转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5 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刘扬军;;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转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振宇;;环境法价值新论[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俞吾金;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9 张继光;苏敏;;科学发展观:技术创新价值转向的航标[J];前沿;2010年12期

10 何杰;;论教师教学决策的内涵、取向及其教育学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易显飞;李兆友;;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技术选择[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峰;市场将现价值转向新格局[N];证券日报;2004年

2 李萌;万科质量为先 引领行业价值转向[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丁亚平;改革开放30年与当代电视剧的价值转向[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赵新文;CRM兵家必争之地[N];中国保险报;2003年

5 焱木;让真正的幸福来敲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徐文欣;理性价值转向理性趋势[N];中国邮政报;2007年

7 朱勇;企业要与客户互惠共赢[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明慧;收藏机构亟待建立规范的收获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浪儿;2003三个假设四个预测[N];电脑报;2003年

10 德声;晋江注重品牌谋发展[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D];复旦大学;2006年

3 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9年

4 华霞虹;消融与转变[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D];河南大学;2008年

2 王翔;转型期意识形态的价值转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新锋;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4 廖莉娟;人性化技术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段发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鹏程;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价值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亚楠;由民生科技浅析我国科技价值观的转向[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8 叶丹丹;个人自由:转型期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的价值导向[D];吉林大学;2005年

9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建军;基于生存论的教育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7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67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