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

发布时间:2018-03-10 09:05

  本文选题:中国教育社会学反思 切入点:社会进步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及所要追求的社会进步使命来看,提出"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这一分析框架,或许可以为反思、改善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增强其社会进步功能,提供切实、有益的理论工具。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社会学者在本土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方面的发展颇为显著,但在学术共同体建设尤其是社会基础积累方面,仍看不到突破性进展。未来中国教育社会学者在深化理论建构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拓展视野与关系网络,增强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基础,如此才可能提高教育社会学的体制实力与公共声誉,为中国教育与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实质力量。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rward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ssion of social progress pursu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cademic community and social foundation", which may be used to reflect on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its social progress function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and useful theoretical tools. According to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it can be seen that Chinese educational social scholars have developed quite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ir awareness of local problems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break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community, especially in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foundation. In the future, Chinese educational and social scholars, while deepening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lso need to further expand their horizons and relationship networks.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social foundation can we enhance the institutional strength and public reputation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 more substantial strength to China's educ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0-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芝加哥大学教育系的悲剧命运[J];读书;2010年03期

2 刘生全;知识生产: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为例[J];大学出版;2004年02期

3 吴康宁;;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周元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之味”——关于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学科自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5期

7 程天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1期

8 吴康宁;;“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4期

9 周勇;;艰难的书写:学校生活的社会学叙述及其力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4期

10 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6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陈群;重要他人对幼师女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王守恒;g,

本文编号:1592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92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