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时报》之教育史料汇聚
本文选题:盛京时报 切入点:学校教育 出处:《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盛京时报》记录了东北沦陷为殖民地的全部历程,并汇聚了大量重要的教育史料。文章对该报所载的清末学部教育、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日伪奴化教育等史料进行揭示,为深入研究东北伪满奴化教育和近代教育史抛砖引玉。
[Abstract]:The "Shengjing Times" records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Northeast's fall into a colony, and gathers a large amount of important educational historical data.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education of the school depart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Japanese and false enslavement were revealed in order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pseudo-Manchu enslave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glx-6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春台;王英莲;;略谈朝鲜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3期
2 郭莹;袁丙超;;运用唯物辩证法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杨高;;福泽谕吉“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4 柯登地;;对《“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质疑》的质疑——答洪明先生[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1期
5 朱志刚;;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6 鲁丽平;;论爱的教育实施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3期
7 严加红;;日本教育经营中的质量保障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8 董维维;单舒平;;陕西省流动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1期
9 郑灿;;浅谈“三结合”教育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0期
10 吴东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康清;;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韦树怀;;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刘静;;与市民生活同步——上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8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创新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课题组;;三结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魏海水;;三结合典型教育形成教育合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绍兴市稽山中学校长 马德尧;明确教育分工 提高教育效益[N];绍兴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通讯员 周美纯;青少年“成长驿站”[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李晓霞 董永前;“吃苦教育”要慎行[N];兰州日报;2005年
4 姚学文;少儿教育应形成合力[N];湖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徐舫;回归教育的本质[N];凉山日报(汉);2006年
6 周刚;南通搭起社会教育新平台[N];新华日报;2007年
7 ;倾力打造青少年社会教育名片[N];郑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孟知行;84%成长空间在校外[N];解放日报;2007年
9 汪大勇;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道明 实习生 高晓娟;我市首届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开讲[N];湘潭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8 杜明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1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1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