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国外教师招聘补偿差异研究对我国农村教师补充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16 03:28

  本文选题:教师招聘(教师补充) 切入点:农村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认为,工作中的特殊方面如不愉快体验、责任重大等方面需得到补偿,国外相关研究则证明教师招聘中补偿性差异确为必要,而且补偿类型与额度因国家地区而异。对比我国情况,可知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对补偿性差异重视不够,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应注意加强政策出台前的论证调研并通过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theory of compensatory wage difference holds that the special aspects of the work, such as unpleasant experience and heavy responsibility, need to be compensated, while relevant foreign studies prove that compensatory differences in teacher recruitment are necessary.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the rural teacher supplementary policy does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mpensatory difference, and the effec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not ide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rengthening the demonst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policy adjustment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10JZD0041)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伟,周静;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2 杨爱元;;论劳动力流动效应[J];经济师;2005年12期

3 罗良清;梅荣斌;;人力资本视角下的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核算初探[J];统计教育;2006年02期

4 宋春玲;“傍老族”现象的家庭原因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蓉;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贺秋硕;我国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决定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亚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乔建兵;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构建[D];兰州大学;2006年

3 蔡银银;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侯英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雷朝阳;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王建军;广州新嵘信息产业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D];兰州大学;2007年

7 解庆强;山东华元钢铁有限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方明玉;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丽娜;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智建丽;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亚群;;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选择[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2 阮守华;教师职业动机探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邹诗鹏;可持续发展观与生存观念的转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赵学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5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4期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吴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谢友明;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途径[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天棱;;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2 高国辉;;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华章;2011年20期

3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4 何芙蓉;;农村民办学校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探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5 魏匡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6 胡巧云;;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和谐社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8期

7 黄鑫;;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8 方一帆;;“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方玉芬;;陶行知普及乡村幼稚教育思想及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兴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录梅;张文新;王姝琼;Doran C.French;;农村独生青少年与非独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友谊与孤独感[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钮堂柏;;浅谈农村弱势家庭的子女的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江文涛;罗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投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常云红;陈迪;刘永青;陈红香;;农村初中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蒋中一;;关于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集资和学费问题——东、中、西部典型村情况的比较[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7 金东贤;;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文新;;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自尊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党生秀;;农村后进生成因浅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郧县教育局办公室 秦天友;农村课改遇到教师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翟帆 时晓玲 鲍道苏 叶莎莎 柴葳;农村师资,面对结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胥建武 作者系秦安县阳兀川中学教师;农村学校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5年

4 中共宜城市委 宜城市人民政府;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N];湖北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东梅 周一青 实习生 于丽娟;农村孩子离书多远[N];宁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前海 专家 谢鸿光;“反哺”农村 重在教育[N];中国信息报;2005年

7 正阳县岳城小学 杨中立;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值得重视[N];驻马店日报;2005年

8 项远军;农村师资“老化”对策[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徐满元;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N];淮南日报;2005年

10 张容声;帮助农村留守教师穿越“心理迷墙”[N];闽东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袁志芬;粤北农村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缪忠英;农村“留守儿童”失学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夏素荣;农村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苏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多良;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我省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细玫;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杨晓奇;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8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18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