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身份显现的现象学反思
本文选题:教学体验 切入点:课堂教学 出处:《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在课堂上对人称代词的选择蕴含着自身对其教师身份的体验,当教师完成对其教师身份的认同和内化时,其在课堂中作为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却常常被第三人称"老师"所取代。通过本原性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是教师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不断内化的是他们代表的科学的、道德的伦理身份,致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体话语被淹没,教师工具性作用凸显,并在师生关系中体现着虚假的权力和权威。要想寻回教师"本我"身份,需要确立教师自我关怀的审美形象,追求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Abstract]:Teachers' choice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the classroom implies their own experience of their teacher's identity, when the teacher complet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his teacher's identity. I, as the singular number of the first person, is often replaced by the "teacher" in the third person. Through the primi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eacher is ignored, and the teacher is constantly internalizing the science that they represent. The ethical identity of morality leads to the inundation of the teacher's individual discours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ominent instrumental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expression of false power and authority i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aesthetic image of teachers' self-care and purs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大学建工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象学视野下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体验研究”(课题编号:12JCJY16YB)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课改教师阻抗的现象学分析及消解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FA110050)成果 宁波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PY2012013)成果
【分类号】:G4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和平;赵清良;;教师:灵魂工程师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2期
2 刘邵岚;乔元正;;主体间性视角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2年33期
3 陈博瀚;和欣;;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传印;邓锐;;略论主观历史图景的意义转换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钟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师个体话语空间的培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义课程樊篱及其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9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10 李伟;;回归实践 回到理解——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停办看美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唐友东;;责任与愉悦——从《蝴蝶君》看东西方“性伦理”观差异[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6 廖廷田;;农村高中教师压力源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朱丹;;社会标签下的同化与回归——中外影视中的同性恋边缘人建构[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淼;他(她)与他(她)的舞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大为;费希特与主体间性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邱德雄;姜新生;;现代教育的转向:主体间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6 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廖青;;对话教学的真实意蕴:一种教学理念[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文红;;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7期
2 王秀丽;;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3 俞玉敏;;以学生为本 创新课堂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6期
4 杨会军;;生本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魏来顺;;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之浅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6期
6 唐岩;汪卫东;;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科学大众;2007年02期
7 罗德均,李芒;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8 任素珍;;新课标下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年09期
9 邱晔;;浅谈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主体作用[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10 席建花;;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周文良;王晓琳;;生命在活动中丰富,课堂在活动中生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主体性教育理念之歌——主体教育研究与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廖世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邓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7 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胡文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彩琴 会宁县平头川中学;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N];白银日报;2009年
2 张树伟;一个人的反思和教育的梦想[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李彦平;鄂旗努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严寅贤;学生自主发问的“美式”课堂教学值得借鉴[N];光明日报;2010年
5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鄢陵县初级中学 闫军超;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N];学知报;2011年
7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超良;市一中教学改革推出新举措[N];湘潭日报;2006年
9 南京体育学院附中 韩明忠;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河东区实验小学校长 杨军红;牵手引领 践行反思[N];天津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翠文;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颖;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程实施学案式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苏莉;“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边慧;新课程的“讨论法”教学功能与策略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改;中学德育课回归生活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巧玲;主体性开放式动态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董娜;试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规范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文正;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瑞玲;论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7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1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