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儿童、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3-16 21:30

  本文选题:复原力 切入点:干预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国外儿童、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儿童、青少年复原力的概念、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效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发相关干预项目提出建议。
[Abstract]:The related researches on resilience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broad are combed out,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content of intervention, the form of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etc. On the basis of thi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tervention projec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筱枚;;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2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3 陈露露;彭李;唐棠;李敏;;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崔文香;姜哲;赵红姬;;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05期

5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何婷婷;李金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杨放如;魏宏萍;郝伟;李飞;罗文凤;;青少年犯罪复原力综合干预模型的探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7 江明辉;;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02期

8 李宏翰;权方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郑江翠;刘建榕;;心理弹性的社会生态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10 瞿晓理;;“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宝伟;;大学生挫折与应对研究范式的变化[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陈蓓丽;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冀建伟;关于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俊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胡书兰;大学生情绪弹性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11年

8 贾普君;幼儿教师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9 崔妍;就业压力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春振;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少康 ,蒋艳菊;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人格形成的年龄特征[J];殷都学刊;1987年02期

2 邢利娅 ,王星 ,金增;利用电子计算机及“数码”教幼儿园中班儿童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左梦兰,于萍,符明弘;5~13岁儿童元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0年04期

4 周帆;审美游戏与儿童情操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罗紫璜;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J];家庭医学;1997年01期

6 郑淑英,吉顺利;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8年02期

7 金星明;;儿童焦虑知多少[J];父母必读;1998年06期

8 王殿春,闵慧男;家庭结构对儿童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陈陵;母亲急躁情绪会对儿童造成心理的阴影[J];中国保健营养;1999年03期

10 朱莉琪,方富熹,皇甫刚;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佳男;;绘本阅读对小学三年级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郑红兰;;4岁儿童错误信念行为解释问题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丽锦;董奇;;4—5岁儿童在4种经典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荣;桑标;;性别在儿童同伴关系理解中的内隐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郑淑杰;闫秀云;;儿童对退缩行为的认识和反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琦;;德阳5.12地震前后儿童心理行为现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王庆雄;静进;蔡小梅;刘芳梅;邹小兵;唐春;苏晓梅;刘燕;朱彤芳;;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视觉空间认知特征与行为问题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琳娜;张奇;;儿童数量关系认知能力的发生[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支愧云;;儿童创造人格的建设[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立民;张卫;;西方关于青少年和儿童品行障碍干预研究的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可芬;孩子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3年

2 邹莉;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N];山西日报;2003年

3 邹莉;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吴小秀 编译;压力下的呐喊[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王保健;可致儿童睡眠障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袁克俭;儿童狂暴有新说[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7 ;天津三分之一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N];浙江日报;2000年

8 朱誉惠;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N];安徽日报;2001年

9 角益;儿童忧郁症[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梦茹;帮儿童克服焦虑症[N];江苏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阔;儿童类别形成中知识效应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邹晓燕;3—5岁儿童独立性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亚真;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凤尔翠;受体罚儿童的心理行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2 郑红兰;3-5岁儿童错误信念行为解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黄彦萍;3.5~5.5岁儿童心理理论与时序认知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薛yN凌;上海地区青少年及儿童性别角色的测量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常梅;儿童内隐记忆的视觉掩蔽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林琳琳;5-9岁儿童自传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成伟;小学六年级学习困难儿童学业成就筛查测验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燕;儿童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邹巍;6-11岁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润萍;儿童数学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1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21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