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之惑
本文选题:基础教育质量 切入点:全面基础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6期
【摘要】:基础教育目的的偏移异化了教育质量标准,这种异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又扭曲了教育的追求,而且,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还存在忽视弱势群体诉求的问题。基础教育质量强调基础性,其内涵可以界定为:以个体生存和社会化所需要的素质为标准,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己任,基础教育的过程以及其他的制度体系都以此为核心的集合。因而,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可以概括为全面基础、底线合格和差异评价。
[Abstract]:The deviation of the aim of basic education dissimilates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education, which distorts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also has the problem of neglecting the demands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founda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can be defined as: taking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survival and socialization as the standar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dividual.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citizens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y, the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systems are all set as the core. Therefore,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basic educ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overall basis, the bottom line qualifi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基金】:杨启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适切性问题研究》(课题编号:BHA10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2 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杨启亮;;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马明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大学生理想人格与积极动控素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婷;;“素质”内涵演进与积极动控素质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珍珍;;《陈风·防有鹊巢》新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黄路阳;;高等学校章程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内容及格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萍;缩略词语基本原则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赵定烽;赵理超;;汉字拼写26字母新方案[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任宏权,胡涛;高校学生体育动力浅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10 程苗苗;;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西方文化博弈之反思[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周强;;刑事犯罪纪录与政府信息公开初探[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范道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护根工程”[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梁全进;;关于《广西通志·教育志(续编)》篇目设计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谢英;;现代汉语辞格研究中的用例问题[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启亮;;论不作为请求权的系统化执行机制——以民事执行权的规范运行为指引[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莫江平;;对党内团结与党内和谐关系的思考[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绍林;;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天琦;黑龙江省高校实施跨校选课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长江;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焦燕星;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丽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建波;中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9 郑其瑞;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动力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景义;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启林;孔锴;;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袁方成;;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与改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4 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5 梁明伟;;教育关怀:新时期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3期
6 王道俊;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7 吴非;;在欢乐中沉思——“名校”的反思[J];语文新圃;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晶;;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差异教学”[J];林区教学;2008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双喜;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4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6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