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德教育变革脉络分析
本文选题:道德教育 + 核心价值观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3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变革重心经历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化教育阶段、向儿童和生活世界的回归阶段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积极应对阶段。当前,因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世俗化和物质化冲击,我国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认同、理想超越以及公德建设等方面的新挑战。在应对道德教育挑战方面,我国初步积累了以下基本经验:坚持核心价值观或共同信仰的教育;坚持国家对道德风尚和道德教育的指导,尊重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联手协作;坚持基于我国学校建制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德育改革。但效率主义、形式主义和灌输主义等顽症正阻碍着道德教育成果的真正实现,需要根本性突破。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form center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politicized education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the stage of returning to children and the world of life, and the positive response to multiculturalism.At present, du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secularization and materialization of social life,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in the aspects of value identification, ideal transcend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orality.In dealing with the challenges of moral education, our country has initially accumulated the following basic experience: education based on core values or common beliefs; adherenc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tate on moral conduct and moral education; respect for society and school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ystem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However, obstinate diseases such as efficiency, formalism and indoctrination are hindering the real achiev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need a fundamental breakthrough.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古人伏;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黄书光;;变革与反思:共和国德育的历史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朱小蔓;刘次林;;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姚德薇;郑杭生;;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赵付科;李安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成因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6 李里峰;;党组织、党员与群众——华北土改期间的整党运动[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7 李斌;;现代性视野中的流浪意识——以“新时期”以来的汉语文学为中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熊春林;黄正泉;熊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9 田奇恒;;理性视角下的被征地农民城市融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10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孙尚扬;;反思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对“天学”的本土化诠释[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4 董国俊;;依然活着的现代性——评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7 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付克锋;中国社会发展良性利益互动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朱晓留;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铁芳;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8期
2 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10期
3 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9期
4 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5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6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1期
7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2期
8 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晓玮;[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修;加强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2 李雪松,徐景宏;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许泓;浅析美国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金箴,林炜;试论道德教育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健英;思想道德教育是贯穿素质教育的一条红线[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黄雷豪;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逆反心态及对策[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史玉梅;浅论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王勤;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黎卫金;儒家道德思想与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10 刘俊英,张玉礼;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抓住核心和原则[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东;;略谈红色旅游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萍;;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华中;;浅谈学校与家庭联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李国君;张树立;李彤辉;;运用传统美德故事进行道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6 王晶;;和谐社会语境下道德教育的困顿与克服[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8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米世雄;;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尝试[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10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2 孙智;全社会都来关注道德教育[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3 王勤;道德教育要直面现实生活[N];浙江日报;2001年
4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5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刘余莉;呼唤道德教育[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重庆万州百安移民小学 张朝全;道德教育如何应对时代风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西藏大学 王丽萍;西藏要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记者 李小龙;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创新思维[N];商洛日报;2013年
10 范士龙;从观念灌输到价值澄清的道德教育实践观转向[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克清;中职学校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夏明堂;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专业能力”缺失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金玲;高中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索军明;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艳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彪;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菲;大学生生活与道德教育[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光辉;中西道德教育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55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5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