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纪念陈元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最敬仰和怀念的一位大师

发布时间:2018-04-17 17:40

  本文选题:陈元晖 + 教育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陈元晖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今年是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校教育学部吴玉琦教授通过记录自己与先生相处的点滴表达了对先生的纪念。吴玉琦教授主要从三方面对先生做了介绍:陈元晖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潜心研究,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都有研究,著述甚丰,是学界知名的学者;先生酷爱教育,认为当好大学教师,除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外,还要有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先生一生未离开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高校有影响的教师;先生为人耿起直、善良、质朴,在工作中敬业乐群,与人交往时平等待人,是后生的良师益友。
[Abstract]:Mr. Chen Yuanhui is a famous educator and psychologist in modern China. This year i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is 100th birthday.Professor Wu Yuqi of the school's education department expressed his memory by recording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his husband.Professor Wu Yu-qi mainly introduces Mr. Chen Yuanhui from three aspects: Mr. Chen Yuanhui is not only knowledgeable, but also devoted to research, philosophy, pedagogy, psychology, Chinese history of education have been studied, very abundant works, is a well-known academic scholars;Students love education and think that as good university teachers, in addition to having highe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accomplishment, they must also have the professional research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ir students have not left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 their whole lives.He is an influential teach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s husband is upright, kind, simple, dedicated and happy in his work, and treats others equally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and is a mentor and friend of the later gener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珠;;王旭东:践行教育真谛[J];教育与职业;2011年13期

2 董立平;;一位学术大师的学术人生——记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3 刘相林;;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4 徐超富;;大学教师:言传身教的学者[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5 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的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6 郭文婧;;教育家办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和谐[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7期

7 张传燧;岳喜凤;;从《师说》的“传道”思想看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5期

8 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教育家成长丛书(二十一)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J];教师;2011年30期

10 廖碧波;;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创新[J];经济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卢元锴;;提倡教育家办学治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3 蒙世叶;;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张玉臣;;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苗春德;吕云飞;;河南省教育史学科:1978—199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罗晓明;;“人格本位”立说[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红理;李正;肖国宏;黄丽清;武霞;王琪琨;;多元化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以瑾;哪条道路通向未来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上海师大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俞可;教育家的父子情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林尧;实现教育家办学须解三道“扣”[N];人民日报;2011年

5 特约撰稿人 谢振杰;河东教育家嘉康杰[N];发展导报;2004年

6 何勇;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N];人民日报;2007年

7 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中心学校 董国雷;农村教育家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河南辉县南姚固学校 赵文陆;谁最容易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敏 彭薇;孕育教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N];解放日报;2010年

10 王湛;为教育家办学创造良好条件[N];天津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3 潘奇;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及其规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阳春;大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蒋福玲;大学教师和谐管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苏;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百年回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成黎明;论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D];湖南大学;2005年

8 王莹;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许建虹;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李文涛;大学教师绩效考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4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64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