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个《专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探讨
本文选题:教师 + 专业标准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基于《专业标准》而构建:评价原则和评价过程应体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宗旨;指标体系应源于《专业标准》的各维度、各领域及其基本要求;须建立一套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数量化的操作规程,以提高《专业标准》的可操作性;需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常模,供合理解释结果之用。
[Abstract]: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state for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 kindergartens, primary schools and middle schools, the basic criterion for lea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for training, admission and training. The important basis of examination and other work. Therefor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s and evaluation process should reflect the purpose of lead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dex system should be deriv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et of operational rules to realize the quantific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 and to construct the regional norm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of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 results.
【作者单位】: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
【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区域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9070251)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项目“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GDZXXDY11029)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艳茹;;基于教学决策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马和平;;模块式考核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任少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阮姝;;设置任务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肖涛;黄冬梅;;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判[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7 郑振华;;构建高职电子政务专业实训技能评价体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9 孙振东;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姜海忱;;“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杜晓燕;张水莲;雷雪;安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磁场理论基础”考核成绩分析[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4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宋跃;向远辉;石伟;;常模评价方式在高校课程考试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尤莉;;论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振平;;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健民;潘国屏;张荣华;;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自我完好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10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夫苓;我国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郭树涛;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王冬月;我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若干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8 曾玮;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春红;对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生部分课程考核试卷、试题质量的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芳;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李天刚;论化归思想与中学数学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晓婧;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秀;;东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2 莫海文;;巴基斯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3 王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有效性评价:走向概念性框架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张晓荣;;论反思型教学档案袋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一春;杜华;王琴;郑旭;马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模型建构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6 陈剑光;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成长[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张思亮;冯伟;李增贺;;计算机适应性测验在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2期
8 王明洲;李稚琳;;教育督导的权威来源及其督导策略[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吕健伟;“志愿兵”与“过河卒”——谈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2004年09期
10 王慧娟;;影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曾水兵;;小原国芳的教师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曹彬;;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语”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刘立新;;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的研究与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峗;王伟;佐斌;;大学生对心理学态度的调查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宜兴市官林中学 吴福平;以制度支撑教师专业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胡小勇;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通讯员 崇教;崇明“新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启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舒刊;辜伟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福建省厦门市吕岭小学校长 林华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杨庆余邋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三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校长 许永华;学校变革: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冬梅;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望春;对“合作学习”及其误区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惠利;我国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问题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夏素荣;农村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廖媛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8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