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之理与为学之道的辨证之维
本文选题:为人 + 为学 ; 参考:《兰州学刊》2013年12期
【摘要】:为人之理与为学之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章借鉴费希特关于个体人和社会人的自我实现理论,分析了为人之道就是要做真人、善人做真善人。为人之理的标准是符合个体人所在社会共同体一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为学之道应当遵循为常人、为学人、为引路人的三级目标,同时提出了学者应具有的一般学术素养。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rinciples and learning is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Fichte's self-actualization theory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person, and analyzes that the way to be a person is to be a real person and a good man to be a true and good person. The standard of human principle is to accord with the general moral requirements and behavior standards of the social community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is located,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rning should follow the three-level goal of being ordinary person, academic person and guide pers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that the scholar should hav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汉斌;费希特的学者观对我国学者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座谈纪要[J];博览群书;2006年02期
3 肖海涛;论大学的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4 王恩华;大学学者的使命与学术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郝志军;;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J];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6 邱梦华;;对学者的学术腐败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从兵;;时代与史学流品[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建友;;“社会复合主体”与地方治理:关系、路径与边界[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志洪;;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7 黄玉顺;从认识论到意志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苏向荣;信仰及信仰论证的可能[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9 韩业;大学的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梦海;论19世纪德国唯心论与心理学趋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峻岭;;道德耻感的科学内涵[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郭玮;李燕萍;宋姝婷;;科研经费使用中科研工作者学术责任缺失的行为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静;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互动在线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彬;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创锦;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昌强;论卢卡奇的人道主义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亚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信仰系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邢桂芳;我国“985”高校教授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威;从抽象的“类概念”到实践的“类生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津津;从弗·施莱格尔的文艺理论看德国浪漫派精神[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万俊人;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重读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一书感言[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2 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肖海涛;论学术自由及其形成之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4 陈恒六;;从科学家对待原子弹的态度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J];政治学研究;1987年06期
5 石中英,梁卿;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少云;论学之道[J];新东方;2002年Z1期
2 霍美丽;王绍卫;;含英咀华 推陈出新——从为学与处世谈孟二冬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菊红;王秀琴;;从孔子为师看现在教师的自身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许金萍;;《论语》中的为教与为学之道[J];考试周刊;2009年44期
5 朱哲;我所体认的师道[J];师道;2004年11期
6 董玉峰;;为学之道 必本于思——“洋思”之行有感[J];吉林教育;2011年16期
7 张新平;管理要突出一个“理”字[J];中小学管理;2001年11期
8 李春苗;;略论师德修养中为学与为人的辩证统一[J];教育与职业;2008年30期
9 罗刚淮;;“道理说尽”与“教育留白”[J];上海教育;2009年10期
10 杨婧;;随笔——为人,为师[J];华章;2010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乔兰;为人师的福气[N];人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 王梅;西安假学历学而无道[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教育 为一切人 为人的一切[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朱砂;杂文要摆事实 讲道理[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蓉;《论语》中场景的教育学内蕴解读[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3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0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