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体锻炼情境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自主情境 + 合作情境 ; 参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摘要】:在对9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68名在焦虑、抑郁总分以及身体健康程度基本相同的学生,将其按性别比例分成2组,一组在个人自主情境下以器械练习、跑步为锻炼内容;一组在竞争合作情境下以足球练习和比赛为锻炼内容;在锻炼强度、时间以及锻炼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为期12周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自主情境或合作情境进行一段时期的锻炼,都能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合作情境下的身体锻炼对状态焦虑、焦虑总分的改善作用优于自主情境下的身体锻炼;2种情境下的身体锻炼对抑郁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但2种情境发挥的效益没有显著差异.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976 college students, 68 students with the same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hysical health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gender ratio. One group took soccer practice and match as exercise content i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experiment lasted 12 weeks when exercise intensity, time and exercise frequency were the sa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ercise in autonomous or cooperative situations for a period of ti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exercise in cooperative situation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tate anxiety.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otal anxiety scor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wo situat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tuations.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
【基金】:2012年度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CSXL112013)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鎏,唐旭;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2 刘华;;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和管理[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沈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邓荣华,颜军,金其贯;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6 鲁雷;季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J];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小鹏;;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辩证关系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贾恩峰;;不同频率语言操作反馈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刘晓娟;;有氧搏击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李艳;王菲菲;;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情况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闻先涛;;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许鑫荣;从认知焦虑的身心特点看运动员选材[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7 张慧春;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8 王乃英,王洪恩;竞赛运动员的心理反应及自我调节[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9 吴超;;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学生运动自信心的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10 张勇;王凤;;体育锻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荒;;国内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研究现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曹煜波;张凯;;不同体育锻炼程度、锻炼类型对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铁新;;锻炼心理学的发展机遇与所面临的困境[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东蕾;;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j;;身体锻炼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正中;黄志剑;郭志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敬;王珉;;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研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马嵘;黄春梅;;新疆高师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朱风书;颜军;;中小强度健美操选修课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心境的影响[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琳;;10~24岁男女学生的神经系统特性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长发;跳跃类动作技能表象训练的实效性及其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李永瑞;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马红宇;易地参赛环境及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李京诚;不同放松方法的心理训练对主观松驰感和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10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刚;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计算机测评系统的研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明涛;不同水平女排运动员在预判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磊;重剑运动员“弓步刺”动作协调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陈可来;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平衡协调能力及心智方面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彭传玉;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与最佳时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王莉丽;心理调控对撑杆跳高运动员身心及技术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刘庆;CUBS主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解超;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参与动机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尹志红;老年人体育锻炼提升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志雄;北京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2 宋卫,杨春海,丁鸿祥,曾芊;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林宋荣,黎洁容,曾凡;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林少娜,,郑李茹;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6 卢锋;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朱唯唯;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J];体育与科学;1999年05期
9 周庆功;改善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J];体育与科学;1999年05期
10 漆昌柱,徐培,杨跃青;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2 亓圣华;;中学生羞怯感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饶林峰;孙振武;吴礼剑;;身体锻炼活动量与初中生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2期
4 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5 段健芝;李晓东;;身体活动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6 冯白平,杨艳;试论身体锻炼在人的智力开发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李幼辉!450052,吴敏;中小学生焦虑倾向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8 骆伯巍;女性高焦虑倾向原因初探[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9 徐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唐征宇;试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小忠;应柳华;陈丹倩;诸常初;;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儿童焦虑倾向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琦;;身体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尊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勇杰;姚梅林;;合作情境下不同成就目标者的学习成效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丹;;对北京市青鸟健身中心会员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蓉蓉;林崇光;宫本宏;黄国胜;陈立翰;何金彩;;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温州民工学校及普通学校学生调查[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小露;吴远;;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嫦;;家庭心理治疗青少年家庭内暴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正中;黄志剑;郭志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江雪;中年领导心太累[N];健康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韩雪媚;“就业焦虑症”赖上大学生[N];广东科技报;2009年
3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心理系 迟希新;高校女生心理卫生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王金元;女性为何更容易焦虑[N];北京科技报;2006年
5 许永付;人老切莫心先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张碧云;关注我市贫困、流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N];镇江日报;2008年
7 冯倩;除烦五字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8 黄洪;最正常的人心理问题最深[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9 记者 张新生;人的记忆力衰退始于20岁[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杰斌;心理咨询一年比一年热[N];桂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顾艳;Go/Nogo任务下“冷”、“热”执行功能对数字、名词材料的抑制加工[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限;身体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特征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靖华;身体锻炼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亚娟;北京城区知识老年心理健康结构及心理健康与身体锻炼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张晓瑜;减肥人群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量表的编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张爱;身体锻炼对江苏省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认知评价、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9年
6 樊潇潇;高焦虑倾向初中新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金涛;团体心理辅导对职业中专学生焦虑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袁存柱;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体育教育干预措施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朱丽;不同强度的锻炼对认知Stroop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4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