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
本文选题:身体侵害 + 关系侵害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5期
【摘要】:使用教师评定法对279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探讨幼儿同伴侵害现象及其与社会能力、适应问题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中存在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现象,部分儿童同时受身体和关系两种形式的侵害,身体侵害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与不受侵害的儿童相比,受侵害儿童的外化问题明显偏多;问题行为在儿童社会能力和半年后身体侵害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儿童社会能力和半年后关系侵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Abstract]:A total of 279 children aged 3-5 years were studied by teacher assessm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 aggression and social ability and adap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physical and relationship viol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Some children were subjected to both physical and relationship viol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physical abuse varied with age. There are many externalization problems of children who have been violated. Problem behavior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children's social ability and physical abuse half a year later, while it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children's social 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abuse after half a year.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5岁儿童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研究”(项目号:08JCXLX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遗传与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攻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项目号:30970905)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春凤;周宗奎;;童年中期儿童受欺负地位稳定性与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2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3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名;叶龙;;高速铁路司机胜任素质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绩效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5 宋爱芬;;职业效能感在高校教师的成就目标与职业紧张间的中介效应[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7 杜勇;陈建英;鄢波;;资本结构、亏损逆转性与公司财务价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8 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9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10 高倩;佐斌;郭新立;马红宇;;人际吸引机制探索:主我分享中情绪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龚艳萍;俞明辉;;新产品预告策略对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企业资源、股权性质与国际化程度——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林岩;陈燕;;汽车生产商的知识对供应商的延迟促进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聂坪;张春锋;;市场导向、非经济资本与农村新创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王拓;赵曙明;;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韩翼;;组织承诺维度及其对角色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晓静;闫涛;;快递公司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婷婷;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刘维;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顾晓霞;技术创新人员成就动机与心理契约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素珍;中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3 周宗奎;李萌;赵冬梅;;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4 周宗奎;孙晓军;向远明;刘久军;;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6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7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3期
8 张文新,谷传华,鞠玉翠;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9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10 赵莉,雷雳;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洪秀;城乡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2 刘京希;论转型时期的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J];文史哲;1996年01期
3 张朝;;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0期
4 刘翔平;论社会学习与社会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5 刘娟;陈亮;纪林芹;王姝琼;张文新;;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6 汪新建;俞容龄;;西方社会能力的研究及启示[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7 张朝;;淄博市学龄儿童CBCL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04期
8 潘予霞;;对高职语文培育学生社会能力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2期
9 张凌;张敏;;进化心理学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吴菁;张艳云;;学龄期儿童社会能力和适应行为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陈斌斌;李丹;;非正式同伴团体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志彪;高北陵;刘子龙;袁尚贤;全国协作组;;事(伤病)前智力推断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回归方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陈光辉;纪林芹;张玲玲;张文新;;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的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亮;王姝琼;纪林芹;张文新;;童年中期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光珍;陈会昌;;退缩行为与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曲青山;李积华;沈虎生;;让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关于西部大开发思想要适应问题的调研[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夏平;;对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几点认识[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富才;谢国栋;;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李靖;;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宇;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N];台州日报;2005年
2 徐飞鹏;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N];北京日报;2005年
3 记者 秦朴;确立执政党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价值取向[N];鞍山日报 ;2005年
4 杨正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N];湖南日报;2004年
5 李强;目标,“大信访”格局[N];山西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杨丕孝;提升水利服务社会能力[N];中国水利报;2005年
7 钱新才;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纪玉;学会表达 学会交往[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记者 董强;切实做好上海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N];解放日报;2005年
10 钟亚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N];石家庄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建端;《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修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邹东颖;后发优势与后发国家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耿耀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心理干预[D];中南大学;2006年
9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童年中期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萌;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宏;基于社会视角下的研究生社会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周利国;高中生依恋类型与社会能力、孤独抑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莹莹;童年晚期同伴侵害及其家庭相关因素: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燕蓓;进城老人生活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王本玲;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玉敏;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探析[D];郑州大学;2007年
9 丘雪兰;小学儿童情绪调节与社会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轶群;业余戏剧工作坊两种模式的比较与分析[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848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4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