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审视
本文选题:新课程理念 + 教师主导 ; 参考:《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8期
【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教学中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课程实践领域,应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角色的明确将更有利于推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完善。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ua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China, it is proposed that teacher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practic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The harmon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ir roles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the cau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教学中心体育教研室;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欧阳锡禹;金育强;唐雪姣;;论体育课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项庭庭;;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J];大众科技;2006年05期
3 陈瑞山;;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的“五对”关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8期
4 叶上雄,唐安奎;教师主导能“消解”吗?——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讨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5 雷海峰,肖菲,程建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探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姚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年01期
7 杨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剖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0期
8 郑付海;;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8期
9 钱建国;;对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亮;萧健;赵闯;;新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回顾与展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谭烨;;从课堂言语方式透视师生关系状况——对河池市第X中学的个案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王世春;李建荣;;论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丁翠萍;赵明仁;丁艳萍;;多元化视角下解析高校师生间信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5 王穆光;;徐州市职业学校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郭伟;;技术教学的弊病与竞技内容教材化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7 李庆军;李跃军;;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刘晓玲;王穆光;;体育教学中优化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9 许爱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10 裴跃进;;当前教师发展存在问题的检视与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兆峰;对大连市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目标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唯一;河北省独立学院足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志刚;河北省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峻峰;构建黄浦区高中新型篮球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丽丽;陕西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苑盛伟;吉林省桦甸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莹;高中思政课师生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佳;北京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课程改革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9 暴占梅;中考阅读命题特点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迅;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十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周登嵩,罗映清;考核评价中学体育课成绩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3 项庭庭;;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J];大众科技;2006年05期
4 刘学浩;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辅佐作用——与冯向东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1期
5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7 张伟;庞燕;; 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与实践——兼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J];体育教学;2002年02期
8 李枝军;刘仁健;;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2年05期
9 马凌;;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J];体育教学;2003年02期
10 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与教师的角色转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云;;让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闪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俊治;;建构富有生命力的“助学课堂”——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郑绍红;黄贵英;;学为主体,教为指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学关系的重新审视[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方玉梅,陈晓晖;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孙启民;要有什么样的“预习观”[J];人民教育;2003年12期
5 何伟平;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方略[J];教学与管理;2004年09期
6 王小菊;;新课程呼唤教师从“束缚”中解脱出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7期
7 李永平;略论MCAI积件在新课程理念内化为地理教学行为中的作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4期
8 吴庆才,孔慧芳;课堂提问体现新课程理念有讲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年07期
9 曹江;夏晖晖;;刍议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几个转化[J];华章(教学探索);2007年12期
10 陈宏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身份认同的重新解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贵云;;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修课[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2 王玉强;刘法伦;;整合信息技术 构建数字课堂[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樊金献;;试论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创新[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水芬;;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辩证观 兼论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福建永定抚市中学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子课题——“学科教学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黄维;;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小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培霞;;浅析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蕾;;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泽林(作者单位系云南省师宗县教师进修学校);评析“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王树华;新课程理念至一线教学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姜堰市白米中学 殷翠梅;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王洪梅 王世东;改革呼唤新课程理念[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唐海燕;正确认识并发挥教师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N];伊犁日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茂;英国考试改革试验“教师主导评估”[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王琪 官根苗;老师,您的主导为何而失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南京外国语学校 董金得;在数学课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狠抓落实,,着力增强工作的执行力[N];天津教育报;2009年
10 张新东;对新课改“反思热”的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永超;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智慧人格的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晓燕;我国“新课程理念”的人本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满国华;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唐文俊;新课程理念在青少年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磊;网络课程中教师视频导学的设计与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宇玲;语言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丽春;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的解析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小燕;研究性学习中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张玉梅;论教学与生活的联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5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8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