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教师试用期制度看我国教师退出机制的建立
本文选题:试用期 + 解聘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美国教师试用期制度重视对教师的入职引导,有完善的导师制,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退出有清晰的程序和实体规范。我国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尽快颁布《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明确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聘任管理方面的权力与责任,教师解聘的前提条件、权力主体、程序和实体规范等;颁布国家层面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试用期教师和在职教师的考核依据与手段,逐步完善教师退出的相关配套措施;适当延长新教师试用期长度,建立基于教学实践的新教师入职引导培训体系,完善导师制,明确规定导师资格、责任及评价要求;完善教师编制标准,师资配置向农村及偏远山区倾斜,实行动态编制管理等。
[Abstract]:American teacher probation syste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uction of teachers, has a perfect tutorial system, clear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clear procedures and substantive norms for teachers' withdrawal.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teacher withdrawal mechanism in China,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following aspects: promulgate th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Employ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clarify th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preconditions for the dismissal of the teacher. The main body of power, procedure and entity norm, promulgat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teachers at the national level, clarify the examination basis and means of teache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during probation period, and gradually perfect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of teachers' withdrawal;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new teacher's probation period, to establish a new teacher induction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to perfect the tutor system, to specify the teacher's qualific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and to perfect the teacher establishment standard.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 incline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remote mountainous area, implements the dynamic establishment managemen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
【分类号】:G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中建;美国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发展政策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宝军,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标准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张塔娜;我国学者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彭蜀晋;当代理科师范教育改革概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强;;美国国家层面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朱欣欣;陈凡;;美国新任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体系的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陆建平;;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7 杨小峻;;寻求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8 王成云;择其善者而从之——从美国教师教育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走向[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9期
9 蔡慧琴;论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连莲,许明;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的若干特点[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春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水萍;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英美两国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梁婧;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启武;城西小学的教师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龙兰;教育硕士(数学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艺泉;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春香;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发展与借鉴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慧;从专业发展学校看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平;一教师控告学校侵犯其权利案[J];中小学管理;1996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丰富;;教师主体生命价值构建,教师教育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丹;太原:5万教职工告别“铁饭碗”[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强洪;湖北探索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N];中国妇女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莹波 实习生 文鹃s,
本文编号:1906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0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