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儒家思想底色
本文选题:新加坡 + 学校德育 ; 参考:《商》2013年23期
【摘要】:新加坡学校德育以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确定学校德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用儒家思想整合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儒家思想底色,寻求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新思路。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local, modern and socialized Confucianism, Singapor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goa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Using Confucianism to integrate diversified social values, resist the erosion of decadent western values, and perfect the moral education network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To explore the Confucian background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Singapore and to seek new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3 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年01期
4 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5期
5 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年10期
6 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年02期
7 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宗伟;吴艳丰;;新加坡在华企业跨文化管理差异与冲突研究[J];比较管理;2010年01期
2 杨玉环;;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3 罗丽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方永刚事迹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4 许巍;陈少徐;张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比较——以我国广东省与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5 彭建标,陈勇,易素贞;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尹春杰;;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教育的比较解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周中明;陶林;;论美国高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J];沧桑;2007年01期
8 于大海;李春花;;论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金亚红;;论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的革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林绍雄;;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及其经验借鉴[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课题组;;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玉;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斌;浅议开放性高职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修云;当代大学生责任观培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彬冰;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明芳;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郭春雪;涂尔干的纪律精神对培养小学生道德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石勰平,,张倩苇;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3 朱平;;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悖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4 赵长林;宋培宪;;对学校道德失落和德育困境的理性反思[J];中国德育;2008年12期
5 刘自尊,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7期
6 魏晓文,孙淑秋;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12期
7 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韦冬雪;新加坡学校德育对我们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季海群;;新加坡高校学生工作探析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10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春洋;杨晓龙;;宽容、开放、务实的新加坡教育[J];世界文化;2007年08期
2 沈洪;;新加坡今日的教育[J];出国与就业;1997年02期
3 邓明茜;;漫谈新加坡留学与新加坡教育——访新加坡驻华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翁文炳[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01期
4 ;新加坡体育学校外联主管陈惠莲分析新加坡人为何争相送孩子上体校现象[J];上海教育;2010年23期
5 沈洪;新加坡今日的教育[J];中国人才;1996年11期
6 郝玉梅,徐子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之合理内涵与学校德育[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7 吴;;新加坡学生对历史无知[J];教师博览;1997年03期
8 王学风;;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9 王万民;刘永礼;;新加坡青少年认同感教育探微[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黎万江;英国学校德育述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之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俊生;;从“双重人格”现象谈学校德育的误区[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汪灏;;《师说》的语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方平;;张弧《素履子》中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邹大炎;;试论荀子的教育心理思想[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刘桂林;;许衡教育思想探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卓民;;道家教育培养目标探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杨焕英;;儒家伦理与独立后的新加坡道德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李瑾;;长存价值再发现:21世纪学习的文化宝库(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田建国;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逯阳;加强学校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金柯;30个项目聚焦学校德育[N];解放日报;2004年
4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张良才;学校德育应在提高时效性上下功夫[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记者 毕全忠;天津推进学校德育创新[N];人民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淑军;学校德育应对挑战[N];人民日报;2002年
7 常晓红;倡导文明行为深化学校德育[N];东营日报;2009年
8 何祥林;由陶宏开现象看学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吴万波;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王齐;网络教育 学校德育的新契机[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艳;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洙成;儒家思想对中韩学校德育的价值及启示[D];延边大学;2001年
2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磊;关于1912-1931年辽宁学校德育中的移民文化元素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家璇;清代辽宁学校德育中的满族文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林亚芳;英国的学校德育[D];浙江大学;2002年
6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敏;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5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3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