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财经素养教育的美国实践及启示
本文选题:PISA + 美国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6期
【摘要】: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于2012年首次引入财经素养测试,之前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已将财经素养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二十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应建立"一校本,多科统整"的协同课程体系,融入情境教学策略于财经素养教育,构筑"三位一体"的财经素养教育共同体。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rogram (PISAA) first introduced financial literacy testing in 2012. Before that,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wa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v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90s. In the past 20 years, i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Drawing lessons from American experience, we should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curriculum system of "one school based, multi-subject integration", integrate situational teaching strategy into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 "trinity"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communit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309310)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美国“在家上学”运动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徐士强;美国实施教育整体质量改革的经验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张银平;周谊;;美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TNE)述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4 高建民;美国近年联邦教育资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马海涛;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何大进;晚清美国教会学堂述评[J];历史教学;2002年07期
7 尹志梅;美国“分层课程”教学模式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高霞;美国STC教材简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9 杨秀梅;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陈新民;美国“全国历史日”活动的经验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玉萍;;成长观述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曾平飞;;PISA2006中科学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比较[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余娜;辛涛;王蕾;;PISA中国数据的DIF分析——多水平项目反应模型的途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黄慧静;余娜;辛涛;;用多元概化理论分析pisa中国数学试测中的评分者一致性[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敬群;熊红星;;“六位一体”,让大学生远离精神沼泽——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述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蕾;;我国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探究与实践[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康健;;蔡元培关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观点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栗晓霞;辛涛;;数学学习情感的测量[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乐乐;PISA上海夺冠不可沾沾自喜[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爱铭;“快乐考试”的诸多启示[N];解放日报;2010年
3 李荔;上海学生夺冠不代表没缺陷[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茂;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而准备[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董洪亮;拓展教育新空间[N];人民日报;2001年
6 记者 任绍敏;“上海学生全球考试第一”背后[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记者 苏军;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均列第一[N];文汇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陆一波;我们的教育还缺啥?[N];解放日报;2011年
9 陈玉琨;评价,,把教育引向哪里?[N];文汇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沈祖芸;追求全球视野中的公平卓越[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3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艳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朱瑞刚;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郑丽君;美国快速启动规划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贞;美国教师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育实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9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5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