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31 13:29

  本文选题:一般自我效能感 + 社会支持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20期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新疆地区部分中学的1 36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4.60,P=0.000㩳0.01);而社会支持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3.21,P=0.001㩳0.05);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8.41,P㩳0.05)。(2)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与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对健康的担心除外)呈正相关(r=0.083~0.369,P㩳0.01),而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朋友支持除外)与对健康的担心呈负相关(r=-0.157~-0.060,P㩳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0.067~0.369,t=2.154~14.324,P㩳0.05)。结论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neral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 369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Xinjia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general self 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ale. Results (1) the scores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irls (4.60 / 0.000 / 0. 01), while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in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oys (P < 0.05), and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oys (P < 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grades (P < 0.05), and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oys (P < 0.05), and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oys (P < 0.05). Social support and its facto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well-being and factors (except health concerns). Social support and other factors (except friend suppor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alth concerns.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had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研究(31160202)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杜军;;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影响因素[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赵峥;张宁;;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4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6 王才康;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犯罪青少年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7 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8 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9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竞艳;;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梁书生;王璐;;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水平及其关系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贺敏;李志;侯东辉;;高中生成就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蒋红;宋玉美;张澜;;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张云仙;;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工作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刘芳;刘世瑞;;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才智;2009年32期

8 徐含笑;;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吴靖媛;胡象岭;彭军生;;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张国华;王春莲;;大专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李福军;施昕强;王平;;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微微;苏虹;王忱成;单晓伟;韩琴;徐志伟;伍佳玲;;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4 伊丽;武国城;;军队近五年心理工作文献综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冬红;;精神科护士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群;王蒙;;军队医院不同性质医务工作者幸福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谭咏风;老年人日常活动对成功老龄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8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晓溪;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杰;健美操课程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丽军;高职新生入学适应中多渠道支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马娟;李义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3 肖水源,杨德森,凌奇荷;消化性溃疡的心理健康水平[J];实用内科杂志;1992年06期

4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5 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6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王耘,,董奇,刘桂珍;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8 胡桂英,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6期

9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10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秀英;聂衍刚;罗蕴琪;;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余祖伟;孙配贞;张仕华;黄健;;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3 胡萍;王志中;;留守高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4 葛娟;;学业不良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和年级特征研究[J];学周刊;2011年29期

5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马存燕;邹泓;左占伟;;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李长庚;李泉;陈满英;;关于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前因变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04期

8 左占伟;柳文茂;;不同水平学校初中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罗江洪;吴汉荣;;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5期

10 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宏玮;;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帮琰;;中学生疏离感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统合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江源;朱霞;杨业兵;汤晶晶;曹聘;曹晖;;应激事件下心理社会因素对焦虑状态的影响和性别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郭瞻予;单常艳;;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任彩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福兴;沃建中;倪牧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申景玉;葛操;;中学生主体性人格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罗小霞;漆昌柱;;儿童青少年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侯志瑾;林崇德;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灾后心理重建 社会支持最重要[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中学生学校疏离感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爱红;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毅;社会支持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艳婷;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素;昆明市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的评价[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梁瑞涛;青少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丽霞;初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9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59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