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社会与教育—日本华侨学校的困境与发展方向
本文选题:日本 + 多元文化 ; 参考:《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日本社会拥有多元的民族和文化要素,但在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施政原则下,少数族群对于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要求基本被予以忽略。以华侨学校为代表的少数族群自行组织、实施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弥补了正规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是维系少数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构成日本社会多元化的基础,可是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自身的教育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面对多元文化的社会现状,积极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成为了主要的教育课题。
[Abstract]:Japanese society has multiple nation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but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nationality and single culture, the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for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basically ignored. The minority ethnic groups, represented by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organized and carried out nation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made up for the defects in the formal education system, and wer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groups, and also constituted the basis for the pluralism of Japanese society. Howeve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s greatly restricted by the restriction of relevant laws and its own educational limitations. In the face of the multicultural social situation, it has become a major educational subject to actively construct a multi-level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open to all members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日本早稻田大学;
【基金】:201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我国海外国民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突破口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课题“日本海外子女教育保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梅姿;羊淑青;;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J];文教资料;2010年02期
2 刘丙元;;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的价值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3 刘丙元;;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批判性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4 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0期
5 刘媛媛;;浅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亲子沟通[J];学理论;2009年05期
6 黄燕;;多元文化视野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博弈应对[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武燕;;基于blog的教师隐形知识研究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8 陈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顾明远;;国际理解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10 孙清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行音;;多元文化下的教育政策发展及其意义:马来西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袁湛江;张弘培;桂维诚;;民办学校基于差异理念的和谐管理[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伟;;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俞吉与“西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朱浩东;;杨贤江对日本教育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陶西平;;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王颖;;外语外贸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认同[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阮静 赵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拿大教育[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杨晨光 唐景莉 沈祖芸;为英才提供健康多元文化氛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新华社;大学生不会“算算术” 日本“宽松教育”惹的祸?[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刘昊;孔子学院总部落户北京[N];北京日报;2007年
6 ;日专家呼吁:对校园欺凌要“零容忍”[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记者 蓝运良 通讯员 黄凌云;借石攻玉 制胜未来[N];中山日报;2006年
8 主笔 俞晓群;山谷间,飘来几只缤纷的彩蝶[N];辽宁日报;2007年
9 金姝;透视赴港求学热[N];吉林日报;2007年
10 林海;伦敦商学院的气质[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姜元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文红;文化视野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义胜;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伟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蔡志华;农村教育知识城市化问题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柴华丽;从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3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6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