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本文选题:新加坡 + 国家资格框架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01期
【摘要】:构建或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融通性发展的一大要务。作为亚洲的先进国家之一,新加坡也构建出了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这一框架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框架"更具有职业教育与培训取向,在新加坡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新加坡的"国家资格框架"也处于转型当中,逐渐向各国的普通"框架"靠拢:将该"框架"中的各种资质与中等教育及之后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颁授的正规学历、文凭等同和衔接起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or regions to construct or perfect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s one of the advanced countries in Asia, Singapore has also set up its own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the labor 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 system. This framework has m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rientation than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or region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However, Singapore's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gradually moving closer to the general national "framework": to align the qualifications in the Framework with the formal qualifications awarded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late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iplomas are synonymous with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
【分类号】:G5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际[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0期
2 彭桂芳;;论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彭慧敏;;意大利馆 意大利教育与培训制度重建前后的比较分析[J];上海教育;2010年Z1期
4 黄松赞;;新加坡的英才政策与英才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洪子锐;新加坡加强职业技术训练[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3期
6 孙俊台;新加坡教育考察随笔[J];人民教育;1997年10期
7 徐文龙;亚洲风暴冲击下为何仍居世界竞争力第二——今日新加坡考察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8 何跃;论新加坡的国民素质教育与现代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刘宏伟,孙艳艳;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10 周素勤;浅析新加坡的华文教育[J];东南亚纵横;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杨焕英;;儒家伦理与独立后的新加坡道德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雷克啸;章炳良;;陈嘉庚的兴学实践和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飞跃;;我的教学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刘德华;施若谷;;试析陈嘉庚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刘冬;;“国家教育”与学校德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延杭;;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对闽南教育的推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成子娟;侯杰泰;;中国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宇;新加坡出现另类补习班[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记者 张伟;新加坡教育部长来鞍考察[N];鞍山日报 ;2006年
3 记者 柳萍;宜昌选派十名教师赴新加坡教汉语[N];三峡日报;2007年
4 山东淄博第二中学 燕洪伟;走马观花新加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焦综;狮城修学旅行走向深入[N];无锡日报;2006年
6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 李绮娴邋李們 姚浩宇 编译;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取得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余湘峰;新加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启示[N];张家界日报;2008年
8 张永兴;独具特色的新加坡英才教育体系[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记者 张永兴;新加坡七成私立学校缺中国生源面临关张[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桂青;新加坡要建世界教育“网络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尧;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陈伟峰;MDIS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鲁平;新加坡教育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冬梅;中国新加坡课程文化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龚昊;新加坡学校德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宿向东;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郜影;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7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