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中“三三六”模式探讨
本文选题:信息化环境 + “三三六”模式 ; 参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摘要】:"三三六"模式是山东杜郎口中学探索出的一种既保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贡献是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三三六模式源于农村普通的课堂,是一种理念,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应用还有待于实践和探索,对于信息化环境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
[Abstract]:The "3: 36" model is a teaching model explored by Shandong Dulangkou Middle School, which not only guarantees the transition rate, but also improves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model is the formation of a set of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procedures. The model of "three or six" originates from the ordinary classroom in the countryside, is a kind of idea, the appli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practiced and explored, it is a very good attempt to carry out the all-around qualit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星;;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应用[J];才智;2008年21期
2 韦宁彬;;对网络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深层次探讨[J];才智;2009年08期
3 徐小利;陈汉;;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4期
4 欧阳丽;;适应“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年02期
5 陈明;;基于教育网络游戏的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07年02期
6 龚智敏;;教学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发展——基于叙事日志的个案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张绍民;解晓茹;;浅释学生的三类学习[J];当代经理人;2006年07期
8 姚远峰;齐礼良;;试论基于知识管理的交互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李兴保;刘敏;;虚拟社区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10 林铭;;网络环境下基于专题的协作知识建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川;普通高中年级组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燕;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淑凤;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学习共同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玉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亚丽;博弈视野中的网络教学荒芜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太军;西部地区高中物理教师有效教学认识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玲;信息化环境下概念图在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广林,赵清杰,曹永旭;在军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探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年02期
2 彭友元;愉快式教学法初探[J];学术探索;2003年S1期
3 曾庆雨,朱于波;论新时期的“师道尊严”[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4 蔡碧华,骆曼虹;学习方法与智力关系初探[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9期
5 郭更顺,王建胜,程东元,高念俊;迎接挑战,开创教育技术的新局面[J];外语电化教学;2001年03期
6 胡秀英;关于素质教育科学内涵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李占山;启发式教学的进一步探讨和实践[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张云帆,陶炳海;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浅探[J];社科纵横;2002年06期
9 郑广娟,隋立里,夏雷,李军山,张亚同;多元化教学法探讨[J];中医教育;2002年05期
10 邓健全;关于中专学校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段宝霞;;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课题组;蔡福民;要秀丽;;“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探索性实验”研究报告[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邱元阳;信息化环境下的考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李龙;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曹晓明 何克抗 四川省宜宾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严增凯;10个关键点能否点出一个完美结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计琳;上海400所农村校搭上“信息快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华东师范大学 张际平;区域推进欲治“疑难杂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刘雍潜;信息技术加速教育现代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计琳;上海去年实事项目教育占一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山东 宋修银;强化农村信息技术应用 实现城乡教育跨越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记者 周波;5年内全省将再添约70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中小学[N];成都日报;2009年
10 于洪全;我市城乡信息化教育差距仍然很大[N];大连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升;学校情感管理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雪萍;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培养高专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清强;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周红娟;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孔晓楠;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课程活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良;信息化环境下多元智能关联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虹;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余蕾;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10 杨玲;信息化环境下概念图在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6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4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