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卢梭以本来面目——关于卢梭启蒙教育思想中若干问题的探究
本文选题:卢梭 + 启蒙教育学 ; 参考:《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卢梭是现代西方启蒙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但其教育学思想历来被误解甚多。从"卢梭问题"出发,解析其启蒙教育学的基本逻辑,力求廓清其本来面目,为解决当代童年问题寻求理论借鉴。卢梭将人的自由分为自然性自由和社会性自由。消极教育作用于儿童天赋理性,为自然性自由的发展提供适合的环境,以促其壮大。这对教育目的,即培育理性的能充分懂得自由的成熟个体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卢梭教育学思想建基于其人类学理论,二者使得包括康德在内的现代启蒙思想家们受益匪浅。在当代教育改革语境中,如果卢梭的启蒙教育思想仅仅被概括为"儿童中心",那么这种错误应该得到纠正。
[Abstract]:Rousseau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western enlightenment pedagogy, but his pedagogy thought was always misunderstood. Starting from Rousseau's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logic of Rousseau's enlightening pedagogy, and tries to clarify its true features and seek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olving contemporary childhood problems. Rousseau divided human freedom into natural freedom and social freedom. Negative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natural rationality and provides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freedom.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that is, to cultivate rational mature individuals who can fully understand freedom. Rousseau's thought of pedagogy was based on his anthropological theory, which benefited mod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s, including Kant.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form, if Rousseau's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ought is only summed up as "children's center", this kind of mistake should be corrected.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c/2011/01/0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880037)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丁;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空想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3期
2 刘伟斌,杜学元;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黎军,张大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饶智刚;卢梭欧文的教育思想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唐洁;庄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6 孟榕;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S1期
7 孙杰明;;浅谈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J];网络财富;2010年17期
8 陈艳;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郭戈;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卢梭和斯宾塞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10 李双;卢梭与当代自然主义教育[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安荣;张万波;;卢梭《爱弥尔》中的情感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徐一多;;论卢梭的普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赵蒙成;;试论卢梭教学思想的非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华;情感,,应贯穿教育始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书评人 孙芳;简单,让孩子学会怎样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张若渔;“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N];工人日报;2005年
4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科所 黄佑生;教育长宜放眼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国平;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张增礼;教育应给孩子们幸福的童年[N];山西日报;2003年
10 田宝宏;卢梭的《爱弥尔》是教育研究成果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3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年
3 常凤霞;王阳明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9年
4 蔡娜;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朱文昊;卢梭教育思想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桂;爱弥尔和自然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4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