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特质分析及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Abstract]:The small class education has its inherent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qu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 class education faces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se problems becomes the key to promote small class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 class education i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benefit and set up quality priority. In addition, we can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fund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nd small classes, and change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eaching abi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small classes.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宁波市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基地课题“小班化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勇;宗树兴;;农村小学推广小班化教育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万明钢;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周智慧;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高忠;;小班化教育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来柳青;朱立群;丁颖颖;冯晓娜;周珊;虞方伯;;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2 温国胜;张明如;伊力塔;刘美华;王艳红;俞飞;;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3 仝敬平;;体育专业术科小班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王彬;;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设计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1年01期
5 李祥云;祁毓;;中小学学校规模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变化还是政策驱动?——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胡克红;;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思考——以驻马店市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5期
7 张飞祥;;对外汉语小班型教学模式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王文棣;郑济芳;;庆阳市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4期
9 薛正斌;;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发展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10 张乐天;;《纲要》实施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审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华安;理性的选择: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善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倩;初中阶段小班化学习模式中的班级管理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2 魏杏杏;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郭洪;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海生;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聪颖;小班化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畅;巨型高中教育冷暴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丽维;基于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黄宏才;小班化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俞俊;初中小班化背景下校本研修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先保;小班化教育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国凤;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乐毅,朱雪雯;也谈小班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基于美国缩小班级规模实验的比较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6期
3 马晓强;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3年03期
4 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5 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黄宝兴;庞红卫;;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小班化教育发展述评[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张寿松,刘为邦;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比较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9 郭清扬;;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7期
10 吴永军;再论小班教学的理念及其相关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海;杨林国;;教育名城建设之路上的南京小班化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2 郑立达;试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3 迟艳杰;对沈阳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比较性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4 许晓川,李莉莉;小班化教育——推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有效形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5 夏峰;;走向全纳、精致与个别化[J];上海教育;2007年08期
6 和学新;小班化教育的理性思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李鹤霞;小班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2002年08期
8 周丹枫;;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J];中学教育;2002年05期
9 王峥;俞峻;;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大事记[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10 杨孝如;;从小班教育到小班化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增强;;我国发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面临的挑战与应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会工作制度的引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林挺进;;中央财政能力与政策执行:以分税制对教育均衡之影响为例(1994—2001)[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王国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冰冰;;引领外语测试新方向:计算机化调适性语言测试[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申继亮;;是分化还是整合?——谈教育心理学体系重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汪曦;张智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新机制实施及对策思考——对湖北省4个县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熊筱燕;王鲁沛;;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对策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冬怀 记者 于洪全;西岗区小班化教育成果在全市示范[N];大连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黄永生;《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的方略与实践范式研究》通过鉴定[N];马鞍山日报;2011年
3 罗树庚;小班化教育 我们在实践[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宗谷;专家眼中的“小班化”[N];温州日报;2006年
5 城区北石槽小学校长 李会红;“小班化教育”——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N];长治日报;2005年
6 江芸涵邋实习生 肖笛;成都17所学校启动小班化教育[N];四川日报;2007年
7 张雪郡 本报记者 俞莹;“小班化”:贵阳教育新亮点[N];贵阳日报;2005年
8 董蓓菲;反思小班化教育 深层次问题凸现[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9 顾佳怡;小班化教育已成南京市民择校新取向[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顾佳怡 任松筠;同行关注南京小班化教育试验[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迎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丹琳;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隽慧;当前我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薛秀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美林;小班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凤文;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洲辉;厦门市外来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庞红卫;小班化教育的历史考察与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孟媛;美国小班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3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5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