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廉方对清末民初教科书的贡献
[Abstract]:Li Lianfang (Li Buqing), an educator,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study of textbook history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e was not only the importer and user of foreign text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lso the editor and writer of the new textbook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experimenter and pioneer of the self-mad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China. His textbooks and teachers' books are not limited to many subjects of basic education, but also involve some fields of normal education, which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xtbook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分类号】:K251;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2 吴小鸥;石鸥;;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郭戈;;李廉方与辛亥革命[J];文史知识;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蔡宝忠;;解读近代中国“尚武”思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4 劳凯声;;公立学校200年:问题与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5 董艳国;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1901-1911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刘园园;;汉代察举制探析[J];才智;2011年20期
7 孙德华;;试论张之洞的经学思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杨慧娟;;太平天国妇女的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朱钟颐;刘纪高;;王之春论西方国民教育与中国自强[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10 陈景普;浅谈中国教育制度的心理规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黄迪皋;从外推走向内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胡小京;师范教育、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波;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家庭教育[D];兰州大学;2011年
7 郗希娟;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温陶芬;近代直隶(河北)天主教会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秀丽;软法视野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凤丽;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家德;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石鸥;;开现代教科书之先河的《最新教科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毕苑;;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徐冰;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J];日本学刊;1998年05期
5 李素桢;田育诚;;论明清科技文献的输入[J];中国科技史料;199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冯天瑜;[N];光明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鸥;;健康身体:文明之起点——试论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现代生活方式启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胡延峰;;留学生与清末民初西方心理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兴荣 ,孔江联 ,杨亮明 ,邹嘉明 ,章远庆;清末民初的江西医学堂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4 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6年03期
6 车辚;;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及其成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国栋;;清末民初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孙岩;王苗;;清末民初朝鲜移民我国东北的原因探析[J];前沿;2008年09期
9 李平;;清末民初商会设立的商业学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李兴平,石慧玺;清末民初甘肃家庭嬗变刍议[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邹振环;;《华英初阶》和晚清国人自编近代英语教科书的发轫[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4 ;清末民初的报刊与社会历史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丁凤麟;;难以忘却的学术贡献——《清末民初资产阶级与社会变动》评介[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6 周传家;;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和京剧改良[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周松青;;试论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的社会功能[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罗检秋;;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10 刘文俊;;清末民初桂越边境的对汛[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永祥;从京剧“坤班”到女子新剧团[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黄轶;20世纪末“晚清文化研究热”断想[N];文艺报;2008年
3 孙成德;日本曾在中国修改教科书[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罗检秋;近代从“文明”到“文化”的思想过渡[N];光明日报;2009年
5 胡瑞华;清末民初进步人士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0年
6 张天社;多层次多角度观照清末民初的民主政治[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刘波;绍英日记中的清末民初史事[N];光明日报;2011年
8 杨国强 口述 黄晓峰 整理;西潮与回澜:清末民初的一段思想历史[N];东方早报;2011年
9 丁波;一本有史、有识、有趣的世博图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王先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清末民初的“绅权”变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杨木武;莫里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情[D];苏州大学;2004年
4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平亮;卷入“大变局”[D];厦门大学;2004年
6 丁淑琴;清末民初甘青地区民族社会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8 张利荣;清末民初甘肃的警政建设[D];暨南大学;2007年
9 吕雪飞;东北三省咨议局、资政院及第一届国会、省议会议员选举考略[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朱庆葆;抗拒与变迁[D];南京大学;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克亮;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1840—1927)[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彩云;清末民初湖南社会习俗的演变(1895—1927)[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场管理法制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付蓓;论清末民初的中外合资企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史林杰;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霍晓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D];河南大学;2005年
7 周群;清末民初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变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新萍;清末民初30年间山东人的日本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召庸;清末民初拉萨动乱初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静;清末民初女子社团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1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7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