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与为学之间:传统儒学德育内容的演变
[Abstract]: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Tao and learning, bu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ir emphasis is different. The main emphasis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morality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emphasis of learning is to explain that moral education mainly studies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natur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e-Qin, So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be regarded as a development course of negation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and then from negation to negation. It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radiate the vitality of modern life.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戴震道德哲学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12XZX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儒学(慎独)传统与网络道德教育创新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12YJA710093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郭振香;;论胡炳文对朱熹《周易本义》的推明与发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姚徽;论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及贡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卢佑诚;;梅曾亮“民P彼枷胧雎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维坤;;浅谈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王阳安;;宋元蒙学识读写教学理论与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10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于艳;《“随物赋形”—谈苏轼文艺美学之“水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辉;试论德育内容现代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刘范美;生活化:21世纪的德育定位[J];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3 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4 赫丽萍;中西学校德育内容比较之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年02期
6 张忠华;;论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制定的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5期
7 王曙光;;网络道德失范与和谐校园构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静;;美国学校的德育特色及启示[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贲利;曲科军;;关于国际联合办学德育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车丽梅;;美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由教会完成的吗?[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琳;;众手浇开德育花[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陈华;;学校德育五字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3 王秀茹;;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树梅;;当代德育教育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旭飞;高岩;;维护心灵健康,构建绿色校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逢贤;;专家鉴定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7 吴甸起;;一部有理论品格与实用价值的德育新作——《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概论》评介[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齐齐哈尔市课题组;郭立双;刘欣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验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9 栾传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第七届研讨会总结[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栾传大;;“九五”期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实验研究方案[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忠诚;为学员锻铸第三张“通行证”[N];解放军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为学生多创造一个发展的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王旭明;教育要科学 方法要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李继华;从心理上为学生减负[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5 曹中原(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澧县永丰中学);让评语成为学生的美好回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贵州六盘水市花渔洞三栋一楼五号 王树华;真正为学生减负 教材是关键[N];光明日报;2002年
7 吴多智 作者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从化市技工学校校长;校园建设以培养品德为重[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8 记者黄秀丽;民办高校正式成为学联成员[N];北京日报;2002年
9 刘西艳;我市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多彩[N];铜川日报;2006年
10 赵宁;助学贷款:为学子解忧[N];检察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昊;未成年人家庭责任观念与学校德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德育内容的创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永光;对学校德育困境的理性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马福;论教育介体及其对德育有效性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欢;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杜春梅;人本化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汤秀莲;人的现代化视野中的德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钟毅;学校德育模式改进与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9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09576.html